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对胶的词语解释
对胶的意思
拼音:duì jiāo    注音:ㄉㄨㄟˋ ㄐㄧㄠ
使用场景
对胶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双方争吵、争执不休的情况。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家庭成员在决定某个事情上意见不合,或者朋友之间发生争吵等。
例句
1. 他们对胶了一整天,最终还是没有达成任何共识。2. 两个政治家在会议上对胶,争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
基本含义
指互相抵触、争执不休。
基本解释

古时一种制造优质墨的方法。制墨时用胶乳同烟粉混合,凝固而成。墨质坚硬,书写有光泽,经久不变。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漆烟对胶》:“﹝ 沉珪 ﹞每云: 韦仲将 法,止用五两之胶,至 李氏 渡 江 ,始用对胶,而祕不传,为可恨。一日,与 张处厚 於 居彦实 家造墨,而出灰池失早,墨皆断裂。 彦实 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弃,遂蒸浸以出故胶,再以新胶和之,墨成,其坚如玉石。因悟对胶法,每视烟料而煎胶,胶成和煤,无一滴多寡也。故其墨铭云‘ 沉珪 对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者,此最佳者也。”参阅 宋 米芾 《墨史》卷上、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王象先作画》。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对胶相关的成语,例如对骂、对答、对立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对胶了一整天,因为我们在游戏中意见不合。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分组讨论问题,但是我和我的同桌对胶了很久,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3. 高中生:我和我的姐姐在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上对胶了很久,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故事起源
对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种胶合物。在古代,人们使用胶合物来粘合东西,使其固定在一起。当两个物体被胶水粘在一起时,它们将无法分离。由此,人们将双方争吵、争执不休的情况比喻为两个物体被胶水粘在一起,无法分离,形成了对胶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对胶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被胶水粘在一起,无法分离,表示他们争吵、争执不休。
词语结构
对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对”是动词,表示互相;“胶”是名词,表示胶水。
详细解释
对胶的含义是指双方互相争吵、争执不休,无法达成共识或解决问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双方意见不合,争论激烈,无法达成共同的意见或协议。
(0)
诗文中出现“对胶”的诗词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

游艺无小大,要皆知本原。

后人率意作,终当愧前贤。

老潘妙对胶,法从玉局传。

或假季心名,空扫千镫烟。

补之貌梅花,疏瘦仍清妍。

折枝映月影,真态得之天。

李君信雅尚,二者将求全。

诸公竞称许,试之乃诚然。

江西有诗派,皎皎俱成编。

兹事未易窥,属君尚加鞭。

(0)

沈圭墨

二李而还数秀州,乌金十笏豹囊收。

对胶莫道坚于石,容易磨人到白头。

(0)

应天长.除夕守岁,与家人话歌乐山旧事

香篝续火,轻障护风,萧条暮景相逼。

对胶牙饧热,惊心又除夕。巴山夜,堪细忆。

听暗雨、做成檐滴。病中话、国恨乡愁,几载偷息。

谁道竟生还,料理琴书,人事异今昔。

炫转射帘灯烛,全家共筵席。杯行缓,歌韵窄。

待坐守、漏残窗白。便从此、整顿韶华,吟遍春色。

(0)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

游艺无小大,要皆知本原。
后人率意作,终当愧前贤。
老潘妙对胶,法从玉局传。
或假季心名,空扫千镫烟。
补之貌梅花,疎瘦仍清妍。
折枝映月影,真态得之天。
李君信雅尚,二者将求全。
诸公竞称许,试之乃诚然。
江西有诗派,皎皎俱成编。
兹事未易窥,属君尚加鞭。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