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够高尚,缺乏修养,不符合社会礼仪等场景。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充满了俗调,缺乏绅士风度。2. 这个人虽然富有,但是他的俗调举止让人很不喜欢。
- 基本含义
- 指平凡、普通、不高雅的言行举止。
- 基本解释
(1).平庸鄙俗的情调。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谈谐无俗调,所説圣人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一二俗调,不能为全集疵也。”
(2).时俗的论调、情趣。 宋 刘克庄 《纵笔六言》诗之二:“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3).通俗的曲调。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而且‘骚’之一字几乎为雅人所独占,雅人谓之‘骚人’,殊不知本来才是古时的俗调。”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俗不可耐”、“俗不可批”等,以扩展对于俗调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俗调举止让老师很生气。2. 初中生:我们应该远离俗调,追求高尚的品质和修养。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俗调,不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4. 大学生:我们要摒弃俗调,追求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名叫贾谊的人。贾谊是汉代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在他的著作《过秦论》中使用了“俗调”这个词语,用以形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良风气和缺乏修养的现象。后来,这个词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俗调”与平凡、普通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言行举止不够高雅,缺乏修养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俗调是由“俗”和“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俗”表示平凡、普通的意思,“调”表示言行举止、举止态度的意思。合起来,俗调表示平凡、普通、不高雅的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