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玉麈的词语解释
玉麈的意思
拼音:yù zhǔ    注音:ㄧㄩˋ ㄓㄨˇ
使用场景
在赞美他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庄时使用。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如同玉麈一般。2. 她的行为端庄,举止优雅,真是一位玉麈女子。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美德高尚,品行端正。
基本解释

玉柄麈尾。 东晋 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宋 姜夔 《湘月》词:“玉麈谈玄,嘆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明 李东阳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诗:“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举止非常玉麈,是我们班的楷模。2. 中学生:他的品德高尚,就像一块玉麈一样闪耀着光芒。3. 大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保持玉麈的品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故事起源
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名叫王贲的贵族,他以他的高尚品德和端庄行为而闻名于世。一次,王贲在宴会上佩戴着一只玉制的麈饰物,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众人纷纷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和端庄行为,从而形成了“玉麈”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玉麈”与高尚、端庄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词语结构
主语 + 玉麈
详细解释
玉麈是古代一种玉制的饰物,形状像鹿角。在古代,玉麈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装饰品,象征高尚和端庄。因此,“玉麈”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0)
诗文中出现“玉麈”的诗词

绿竹堂独饮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

芳樽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

况兹一诀乃永已,独使幽梦恨蓬蒿。

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

楚乡留滞一千里,归来落尽李与桃。

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洛池不见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

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榴花最晚今又拆,红绿点缀如裙腰。

年芳转新物转好,逝者日与生期遥。

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马迁班固洎歆向,下笔点窜皆嘲嘈。

客来共坐说今古,纷纷落尽玉麈毛。

弯弓或拟射石虎,又欲醉斩荆江蛟。

自言刚气贮心腹,何尔柔软为脂膏。

吾闻庄生善齐物,平日吐论奇牙聱。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

伊人达者尚乃尔,情之所钟况吾曹。

愁填胸中若山积,虽欲强饮如沃焦。

乃判自古英壮气,不有此恨如何消。

又闻浮屠说生死,灭没谓若梦幻泡。

前有万古后万世,其中一世独虭蟧。

安得独洒一榻泪,欲助河水增滔滔。

古来此事无可奈,不如饮此樽中醪。

(0)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0)

鱼门编修曩以一诗送仆南归今失其槁更向仆钞取因并一诗寄之

六艺高论玉麈挥,百家杨秉莫能非。

欣登云阁仍簪笔,却送春艎忆钓矶。

再应徵书丞相老,三为祭酒大夫稀。

圣朝举欲留儒者,岂得归田志不违。

(0)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晴原霜后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

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

(0)

北窗

北窗无俗物,三伏有馀凉。

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床。

盏分新作茗,炉拨欲残香。

却岸纱巾去,翛然野水傍。

(0)

湘月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