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学习、工作、追求目标等方面的急迫和努力。
- 例句
- 1. 他对于学习很汲汲,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看书。2. 她对于工作非常汲汲,总是全力以赴。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 基本解释
◎ 汲汲 jíjí
[anxious;avid]∶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
其送往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礼记·问丧》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论语》中的其他典故和名言,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于考试成绩很汲汲,每天都要认真复习。2. 初中生:他对于参加比赛很汲汲,每天都要进行专门的训练。3. 高中生:我对于大学录取很汲汲,每天都在努力准备各种考试。4. 大学生:他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很汲汲,每天都在积极投递简历。5. 成年人:他对于事业发展很汲汲,总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 故事起源
-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其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的描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汲汲”与“急急”进行联想,它们的发音相似,并且都表示急迫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1).心情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孔颖达 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宋 欧阳修 《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当见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较是非於一世哉。” 李大钊 《青春》:“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 中国 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国 之再生。”
(2).引申为急切追求。《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林纾 《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 紓 七上春官,汲汲一第,岂恶争之人哉?”
(3).忧惶不安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 植 以前过,事事復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病薨。” 苏曼殊 《非梦记》:“天明,将还釵本末陈露於媪,深自引咎,乃归寺汲汲无欢。”
(4).同“ 岌岌 ”。形容十分危险。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今 北京 、东 粤 岁遘其灾,以为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