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儒宫的词语解释
儒宫的意思
拼音:rú gōng    注音:ㄖㄨˊ ㄍㄨㄙ
使用场景
儒宫一词常用于形容儒家学派的严谨学风和深厚学问,也可用于形容一个学术界或知识界的重要机构或组织。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严谨,学术氛围浓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术会议的规模宏大,学问渊博。
例句
1. 这所学校被誉为儒宫,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2. 这次学术会议规模宏大,可谓是学界的儒宫盛事。
基本含义
儒宫指儒家学说的殿堂,也指儒家的学府或学派。
基本解释

古代官立学校。《陈书·儒林传·沉不害》:“至是国学未立, 不害 上书曰:‘……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命守 高平 ,命副儒宫。朱衣银鱼,象服以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学名额表》:“建置学舍数十厦,面势显敞,允为儒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本朝钦定诸书》:“列圣万几之暇,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和学派代表人物,了解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儒家学说相关的成语和典故,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学校是我们的儒宫,我们要努力学习。2. 初中生:在这个学术会议上,我见到了许多学界的儒宫,受益匪浅。3. 高中生:这所大学是儒宫中的儒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进入知名的儒宫,为儒家学派做出贡献。
故事起源
儒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学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的学府或学派被视为儒家学说的殿堂,因此形成了儒宫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儒家学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将儒宫与儒家学派联系起来。可以想象儒宫是儒家学说的殿堂,象征着儒家学派的地位和影响力。
词语结构
儒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儒宫是由“儒”和“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儒,指的是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学派。宫,指的是皇宫或庙宇。儒宫的意思是儒家学说的殿堂,也可泛指儒家的学府或学派。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0)
诗文中出现“儒宫”的诗词

秋雨联句

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

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潨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牵怀到空山,属听迩惊濑。

檐垂白练直,渠涨清湘大。

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

主人吟有欢,客子歌无奈。

侵阳日沈玄,剥节风搜兑。

坱圠游峡喧,飕飗卧江汰。

微飘来枕前,高洒自天外。

蛬穴何迫迮,蝉枝埽鸣哕。

楥菊茂新芳,径兰销晚馤。

地镜时昏晓,池星竞漂沛。

欢呶寻一声,灌注咽群籁。

儒宫烟火湿,市舍煎熬忲。

卧冷空避门,衣寒屡循带。

水怒已倒流,阴繁恐凝害。

忧鱼思舟楫,感禹勤畎浍。

怀襄信可畏,疏决须有赖。

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庭商忽惊舞,墉禜亦亲酹。

氛醨稍疏映,雺乱还拥荟。

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

枣圃落青玑,瓜畦烂文贝。

贫薪不烛灶,富粟空填廥。

秦俗动言利,鲁儒欲何丐。

深路倒羸骖,弱途拥行轪。

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

翻浪洗虚空,倾涛败藏盖。

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

因思征蜀士,未免湿戎旆。

安得发商飙,廓然吹宿霭。

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战场暂一乾,贼肉行可脍。

搜心思有效,抽策期称最。

岂惟虑收穫,亦以救颠沛。

禽情初啸俦,础色微收霈。

庶几谐我愿,遂止无已太。

(0)

宝书阁

堂堂邑城东,辟地迁乡学。

流水环西偏,好山绕南郭。

青衿来游歌,济济见头角。

所求在诗书,所习惟礼乐。

许侯善作兴,士类忻有托。

咏歌付菁莪,践履由矩彟。

儒宫旧湫隘,脩饰重开拓。

堂前势峥嵘,堂后地宽绰。

便思藏古书,倏尔创高阁。

造化为主张,鬼神助咨度。

众材纷积聚,群匠事砻斲。

名区轶飞尘,危构撑碧落。

檐楹绚青紫,壁槛明丹垩。

风棂接朱户,月牖连翠箔。

千金购图籍,万卷充栋桷。

六经最严整,百氏纷交错。

标题别牙签,启闭时锁钥。

奎光映虹霓,文字丽金艧。

芸香剩熏渍,缣素互联络。

能吞石渠富,足助张华博。

胡何经世变,兵燹肆炎恶。

荡然成灰尘,况又遭攘掠。

阁非灵光存,书似秦坑虐。

玉毁惊椟亡,珠逃为川涸。

谁能复兴脩,政剧吏孱弱。

风流校书郎,夙抱经世略。

忻然兴义举,不吝发私橐。

规模出胸次,功效归咄诺。

勤劳仅逾时,轮奂忽如昨。

众难君独易,远迩为惊愕。

文溪前有记,梅外能继作。

岂徒誇目前,实以视绵邈。

迩来复中否,繁盛沦寂寞。

名馀铁炉步,事叹令威鹤。

尘埃冷蠹鱼,风雨留蜗壳。

基荒草色新,碑古苔痕剥。

巍巍弦诵区,依旧等硗埆。

悠悠乾坤内,斯道还自若。

世人急功利,亦或重名爵。

宁知一编中,至味堪咀嚼。

尝闻上古时,浑沌凝太朴。

后来书契兴,文籍渐昭焯。

图书最幽赜,坟典终灏噩。

斯时岂无书,未易窥浑璞。

天生鲁仲尼,元气属斟酌。

道传鲁氏唯,才竭颜生卓。

六经集大成,中或劳笔削。

一从垂宪来,千古传木铎。

经秦已煨烬,出汉还穿凿。

遗编在天下,谁为订纯驳。

隋唐迄五代,光焰存一爝。

莫能探渊微,徒尔读糟粕。

五星聚奎躔,二水溯濂洛。

真儒相继出,绪统悬掌握。

片言万里具,一发千钧著。

文风资阐扬,圣道赖宣廓。

时人好藏书,彼此如有约。

建阳与吴郡,两记争融爚。

吾邦故文献,此举殊卓荦。

声华动乡国,名教等山岳。

我生已后时,偶被诗书缚。

未能万卷破,徒事一鞭着。

结网因羡鱼,不耕敢求穫。

植根思深培,举步虑前却。

词章乃馀事,富贵非可乐。

书中有至宝,岂但殊圭珏。

常亲一灯青,不管双鬓皬。

匪图身有馀,亦使心无怍。

泮中昔游观,陈迹嗟落莫。

池芹尚清香,坛杏转盘礴。

丝竹遗声音,鸢鱼自飞跃。

废兴自相寻,气运有回薄。

眷兹风化本,可忍成萧索。

凭谁绍前功,且以开后觉。

我愿记其成,新碑为磨琢。

(0)

送武昌太守王德芳入觐

今代论多士,如公复几人。

风姿珠树皎,文采凤毛新。

礼乐名家子,衣冠上国宾。

抚绥民若子,发擿吏如神。

案牍从今简,闾阎复古淳。

儒宫储万卷,市肆集千缗。

黍稌村村雨,桑麻处处春。

贤声清有迹,善政美无伦。

客愿依刘表,人思借寇恂。

歌谣登郡乘,论议动朝绅。

远过龙河上,终归凤沼滨。

天颜恒眷顾,国政每咨询。

何幸遭逢盛,应知属望频。

行当调鼎鼐,特为展经纶。

(0)

送程子厚

于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

垂象炳躔逡,积闰成岁功。

茫茫万古馀,坐致理则同。

清台窥玉管,缇帷候律筒。

教筵分列郡,设官效儒宫

新安万山深,闭户象数攻。

青袍客江上,宾友蔼文风。

望气登危城,占星指遥空。

泉清壶漏滴,表正阳晷中。

寒毡能慰藉,杯酒聊自充。

风高白云飞,澄波送归篷。

佳哉泉石墟,树色环青葱。

凤皇衔书来,招邀游紫宫。

扫清黄道尘,晓望扶桑红。

(0)

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张侯于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乡往。

平生独立白雪曲,少时妙誉青云上。

胡为四十尚飘蓬,逢衣骑马邺城中。

将军宝帐簪履肃,开府画筵箫鼓雄。

况复儒宫饱闲暇,堂有丛书竹萧洒。

论文不厌夜经过,起看北斗插黄河。

相逢安得怨寂莫,仲宣楼头良可乐。

何当奇计出番禺,未应长檄开邛笮。

太常句稽亦不冗,少卿淑问清时重。

俎豆之事则尝闻,男儿读书业有用。

归去天边道路长,东风春草满池塘。

美人不来时晼晚,谁与玩此林间芳。

(0)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

书仙十阁壮儒宫,灵越山川宝势雄。

岫柏亚香侵几席,岩花回影入帘栊。

千秋碧锁东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风。

文酒雅宜频宴集,谢家兰玉有新丛。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