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授田的词语解释
授田的意思
拼音:shòu tián    注音:ㄕㄡˋ ㄊㄧㄢˊ
使用场景
授田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者政治场合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授予他人一定的权力或职责,也可以用来形容给予他人一定的地位或奖励。
例句
1. 他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被授田千顷,成为一方诸侯。2.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被授田,承担了重要的领导职责。
基本含义
指以土地作为奖励或报酬,将土地授予他人。
基本解释

古时按户分田的制度。如 夏 的贡法, 殷 的助法, 周 的彻法。田为公有,受田者向国家纳税。年老及身故,还田。 唐 代亦实行授田法,其制有异前代。《旧唐书·食货志上》:“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则更以给人。”《新唐书·食货志一》:“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无职事者与无职者辨》:“《冢宰》谓之閒民者,閒非游手之谓,盖民之未授田者。”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了解土地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授田给了我一块小花园,让我种花。2. 初中生:政府授田给了他一块农田,让他负责种植粮食。3. 高中生:他因为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授田为学校的体育委员。4. 大学生:他在公司表现出色,被授田为部门经理。5. 成年人:他因为在社区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田为社区主任。
故事起源
授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授予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当时的君主或者贵族会将土地授予他人,以示赏赐或报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君主或者贵族手持一块土地,将它授予他人,表示授予他人一定的权力或地位。
词语结构
授田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授”和名词“田”组成。
详细解释
授田是一个古代的礼仪行为,表示将土地授予他人作为奖励或报酬。在古代中国,土地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授予土地意味着给予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这个成语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比喻,常用来形容授予他人一定的权力、地位或职责。
(0)
诗文中出现“授田”的诗词

清晨坐堂上

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

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

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

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贸迁。

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

居者转沟壑,行者死道边。

此罪在郡县,恩泽壅不宣。

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

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

(0)

留别诸子归耕西宁作

居不愿武陵溪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

食不愿首阳山上薇,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

太行之高,牂羊牧其巅。洞庭之深,鱼鳖潜其渊。

石室宛委,外人不得入。猕猴聚族,长子孙于其间。

天地之大,既方且圆,尽人授宅还授田

岂无百亩还一廛,假我暂住终馀年。

馀年百岁能几许,一身七尺如秬黍。

冬日严寒夏蒸暑,海水多风山多雨。

尘埃逼塞坏四堵,几欲奋飞无六羽。

别君去,去何所,乃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上无尧君,下无巢许。

居此之处谁与处,赠君不能君自取。

君自取,来何时。君不来,长相思。罗山旁,泷水涯。

山有木兮屋有榱,隰有菅兮椸有衣。

顽金出矿成镃基,黄犊三岁能负犁。

耕田而食得不饥,抱瓮一日灌百畦。

瓜蔬自摘还自炊,万事具足如取携。

我之乐矣君未知,君未知,姑妄言之妄听之。

(0)

门帖子十二首·其二甲午年门帖子

儒馆庇身惭废学,官仓供米竟无功。

授田傥复先王制,从此归耕?亩中。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