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语中使用刻薄、尖酸的语言,给人以突然冷嘲热讽的感觉。可以用来描绘人们在争论、辩论或批评中使用刻薄的言辞。
- 例句
- 1. 他的话说得非常提顿,让人很不舒服。2. 他的回答太提顿了,完全没有给对方留面子。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严厉、刻薄。
- 基本解释
书法术语。指运笔的提起按下。亦喻文章的自然起伏。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然提顿二字相连,捷於影响。” 清 徐作肃 《侯方域<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拙便死。提顿分明,则神姿四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兵法和策略,如《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了解其中的智慧和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话说得很提顿,让我觉得很伤心。2. 初中生:老师批评我的作文时说得很提顿,让我有些郁闷。3. 高中生:他的评论非常提顿,让人感觉很刻薄。4. 大学生:辩论时,对手的观点听起来很提顿,让我想要回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记忆“提顿”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提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太公公子田忌对赵国的骏马进行比赛。田忌故意安排比赛规则,让自己的马在前面跑一段,然后让赵国的马在后面追赶。通过多次比赛,田忌使用了策略,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个成语由于田忌在比赛中使用了变换战术,使赵国的马突然停顿,因而得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提醒”进行联想,因为提顿的意思是通过言辞提醒对方,但方式较为严厉。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提顿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提”意为提起、引出,“顿”意为停顿、中断。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言辞刻薄、严厉,让人感觉突然停顿、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