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凹凸一词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常见于艺术、建筑、地理等领域。在绘画中,艺术家常常使用凹凸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在建筑设计中,凹凸的外墙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立体感。在地理学中,凹凸地形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山脉、山谷、河流等地貌特征。
- 例句
- 1. 这幅画用凹凸的笔触勾勒出了大自然的美景。2. 这座建筑的外墙设计独特,凹凸有致。3. 这片凹凸的地形给旅行者带来了很多挑战。
- 反义词
平滑、平坦、平缓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表面有凹陷和凸起的不平整。
- 基本解释
◎ 凹凸 āotū
[unsmooth] 不平滑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地理学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凹凸地形的知识。同时,你也可以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中凹凸的运用,如绘画、雕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这个玩具有很多凹凸的部分,可以让我摸起来更有趣。2. 小学生:我喜欢看凹凸不平的地形,感觉很有冒险的氛围。3. 初中生:这个建筑的外墙设计凹凸有致,给人一种立体感。4. 高中生:艺术家用凹凸的笔触勾勒出了山水画中的山脉和河流。5. 大学生:地球上的凹凸地形是自然力量演化的结果,非常壮观。
- 故事起源
- 凹凸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为:“凹凸相生,高下相峻。”意思是凹凸的地形相互衬托,高低的地势相互显现。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引用,成为了描写物体形态特征的常用词语。
- 英文翻译
1.concave-convex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凹凸的发音联想为“奥特曼”,想象奥特曼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凹凸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详细解释
凹陷和凸起;高低不平。 宋 米芾 《画史》:“ 王防 家二天王皆是 吴 之入神画,行笔磊落,挥霍方圆凹凸,装色如新。”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前面 梅岭 ,望着好生嶮峻崎嶇,凹凸难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景州 寧逊公 能以琉璃舂碎调漆,堆为擘窠书,凹凸皴皱,儼若石纹。”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右边是 飞来峰 的侧面,不说那些就山石雕成的佛像,就连那山石的凹凸、俯仰、向背,也似乎全是名手雕出来的。”
- 近义词
高低、崎岖、坎坷、高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