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阿育王的词语解释
阿育王的意思
拼音:ā yù wáng    注音:ㄚ ㄧㄩˋ ㄨㄤˊ
基本解释

梵语。或译作 阿输迦 。意为 无忧王 。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罗笈多 之孙, 宾头沙罗 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 。”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纪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养僧徒。”

基本含义
指一个君主或统治者,具有仁慈、智慧和善治的特质。
详细解释
阿育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印度著名国王阿育王的名字,他以仁慈、智慧和善治著称。成语“阿育王”借用了他的名字,用来形容一个君主或统治者具备仁慈、智慧和善治的特质。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君主或统治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善待百姓,明智地管理国家。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君主或领导者的品质,可以用来赞美一个有能力、有智慧、善于管理的领导者。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残暴、无能、贪婪的统治者。
故事起源
阿育王是印度马格达国王朝的君主,他是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君主之一。阿育王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行佛教,提倡仁慈和善治。他修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和塔,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人民的权益。阿育王以其仁慈和智慧而闻名于世。
词语结构
主要由“阿育王”三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位领导者像阿育王一样,以人民的利益为重。2. 那个国家的领导者被誉为现代版的阿育王。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阿育王想象成一个聪明、仁慈和智慧的国王,他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善于治理国家。你可以使用与这些特质相关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阿育王的历史和他的治理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班主任就像阿育王一样,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领导者应该像阿育王一样,善待百姓,使国家更加繁荣。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像阿育王一样的伟大君主,他们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我们应该学习阿育王的智慧和善治,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0)
诗文中出现“阿育王”的诗词

锡兰岛卧佛·其三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

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

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

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

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

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

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

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

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

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

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

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

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

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

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

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

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

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

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

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

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

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

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

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

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

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

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

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

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0)

泗州画赞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0)

送珊上座归育王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0)

舍利塔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

中华此塔第十五,图记所传知不妄。

智惠薰成舍利罗,夜半奇芒时一放。

想见当时阿育王,麾叱神工鞭鬼匠。

云车瘴海挽炎沙,沙底黄肠三万丈。

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

功夫精密业长久,位置尊严气高张。

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

崧山归山夏秋雨,雨潦从衡岁相荡。

天龙围护夜叉守,终劫不敢生波浪。

塔前树秀老不死,树下水流多益壮。

再拜初尝一勺甘,洗我三生烦恼障。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二十一

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

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

(0)

报恩寺塔歌

壮哉窣堵波,直上三百尺。

金轮撑高空,欲斗晓日赤。

浮云遏不度,穿泉下无极。

钟山颉顽一片紫,余岭参差万重碧。

高帝定鼎东南垂,文孙?启燕王师。

燕师百万斩关入,庙社不改天枢移。

六军大酺万姓悲,欲向罔极酬恩私。

阿育王家佛舍利,散入支那有深意。

中夜牟尼吐光怪,清昼琉璃映纤碎。

帝令摄之寘塔中,宝瓶严供蜀锦蒙。

诸天悉凭龙象拥,千佛趺坐莲花同。

匠师琢石细于缕,自云得法忉利宫。

亦知秋毫尽民力,谬谓斤斧皆神工。

波旬气雄佛缘尽,绀宇雕阑销一瞬。

乌刍额烂走不得,韦驮心折甘同烬。

海东贾客莫浪传,此塔至今犹岿然。

老僧尚夸护法力,永宁同泰能几年。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