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伏尸的词语解释
伏尸的意思
拼音:fú shī    注音:ㄈㄨˊ ㄕㄧ
使用场景
成语“伏尸”常常在描述战争、灾难等悲惨场景时使用,以强调其中的悲痛和凄凉。此外,也可以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死亡的敬畏。
例句
1. 在那场战争中,战场上布满了伏尸,令人心痛。2. 战争的残酷让无数的家庭失去了亲人,他们化为伏尸,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基本含义
指战场上阵亡的人们倒在地上的景象,也泛指死者的尸体。
基本解释

见“ 伏尸 ”。
亦作“ 伏尸 ”。1.谓杀人致死。《庄子·则阳》:“﹝ 触氏 、 蛮氏 ﹞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炸丸匕首,购我自由,左手把民贼之袂,右手揕其胸,伏尸数十,流血五步。”
(2).尸体倒地。犹言死亡。 晋 潘岳 《关中诗》:“好爵既靡,显戮亦从。不见 竇林 ,伏尸 汉 邦?” 王闿运 《武提督碑》:“勇者伏尸,怯者兇惧。”
(3).倒在地上的尸体。指死者。 前蜀 杜光庭 《行军仆射醮宅词》:“其有伏尸故气,金土邪精,滞爽游魂,幽灵暗魄,各乘善力。”
(4).伏在尸体上。《战国策·燕策》:“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后汉书·李固传》:“﹝ 质帝 ﹞语未絶而崩, 固 伏尸号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战争文化,以更好地理解成语“伏尸”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中有很多伏尸,看了很难过。2. 初中生:战争的残酷让战场上布满了伏尸,这是多么可怕的景象啊!3. 高中生:历史上的战争造成了无数的伏尸,这是人类应该深思的问题。4. 大学生:通过学习战争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伏尸的含义和战争的悲惨。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成语“伏尸”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战场上常常充斥着阵亡士兵的尸体,这种悲惨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创造了成语“伏尸”来形容这种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战争、悲痛等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如想象战场上倒下的士兵和尸体,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伏尸”的结构是“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伏尸”是指在战场上,战争中牺牲的人们倒在地上的景象。它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哀悼和警示。在日常生活中,它也可以泛指死者的尸体,用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尊重。
(0)
诗文中出现“伏尸”的诗词

煌煌京洛行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0)

秋山·其一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0)

关中诗十六章

于皇时晋,受命既固。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德博化光,刑简枉错。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蠢尔戎狄,狡焉思肆。虞我国眚,窥我利器。

狱牧虑殊,威怀理二。将无专策,兵不素肄。

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桓桓梁征,高牙乃建。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虎视眈眈,威彼好畤。素甲日耀,玄幕云起。

谁其继之,夏侯卿士。惟系惟处,别营棋跱。

夫岂无谋,戎士承平。守有完郛,战无全兵。

锋交卒奔,孰免孟明。悄檄秦郊,告败上京。

周殉师令,身膏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卢播违命,投畀朔土。为法受恶,谁谓荼苦。

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

夫行妻寡,父出子孤。俾我晋民,化为狄俘。

乱离斯瘼,日月其稔。天子是矜,旰食晏寝。

主忧臣劳,孰不只懔。愧无献纳,尸素以甚。

皇赫斯怒,爰整精锐。命彼上谷,指日遄逝。

亲奉成规,棱威遐厉。首陷中亭,扬声万计。

兵固诡道,先声后实。闻之有司,以万为一。

纣之不善,我未之必。虚皛湳德,缪彰甲吉。

雍门不启,陈湃危逼。观遂虎奋,感恩输力。

重围克解,危城载色。岂曰无过,功亦不测。

情固万端,于何不有。纷纭齐万,亦孔之丑。

曰纳其降,曰枭其首。畴真可掩,孰伪可久。

既徵尔辞,既蔽尔讼。当乃明实,否则证空。

好爵既靡,显戮亦从。不见窦林,伏尸汉邦。

周人之诗,寔曰采薇。北难猃狁,西患昆夷。

以古况今,何足曜威。徒悯斯民,我心伤悲。

斯民如何,荼毒于秦。师旅既加,饥馑是因。

疫疠淫行,荆棘成榛。绛阳之粟,浮于渭滨。

明明天子,视民如伤。申命群司,保尔封疆。

靡暴于众,无陵于强。惴惴寡弱,如熙春阳。

(0)

戊戌八月感事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

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0)

秦女休行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

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

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

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

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

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

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以分裂。

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

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

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

夫家同受共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

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0)

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五

国史经丧乱,天幸有所归。

但恨后十年,时事无人知。

兴废属之天,事岂尽乖违。

传闻入雠敌,秖以兴骂讥。

老臣与存亡,高贤死兵饥。

身死名亦灭,义士为伤悲。

哀哀淮西城,万夫甘伏尸

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

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

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

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

朝我何所营,暮我何所思。

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

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

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