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口实的词语解释
口实的意思
拼音:kǒu shí    注音:ㄎㄡˇ ㄕㄧˊ
基本解释

◎ 口实 kǒushí
[handle;cause for gossip]∶话柄
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

近义词

话柄

英文翻译

1.a cause for gossip; handle

详细解释

(1).口中食物。《易·颐》:“自求口实。” 孔颖达 疏:“求其口中之实也。” 高亨 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勑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李贤 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
(2).指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杜预 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
(3).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且 关中 之人百餘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胡三省 注:“口实,谓粮食也。”
(4).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何休 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贝,庶人以穀实。”
(5).谓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书·仲虺之诰》:“ 成汤 放 桀 于 南巢 ,惟有慙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孔 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太祖 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
(6).引申为定论。 宋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於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 清 李楷 《<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 元 轻 白 俗, 郊 寒 岛 瘦。予窃以为不然。”
(7).指话柄;谈笑的资料。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遂盗 葛龚 所作而进之。既具録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 葛龚 。’及 邯郸 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躲警报在 桤木沟 同 陈登云 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
(8).借口。《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讎?” 杜预 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今吾师以一身之谤,易大局之安,固其宜耳,然使后之任事者,得借重望以为口实,是国家之患,方自今日始矣。” 鲁迅 《<二心集>序言》:“ 宋 末有所谓‘通虏’, 清 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基本含义
口实指的是可以作为理由或证据的事实或情况。
使用场景
口实常常出现在辩论、争议、法律案件等场合中。它可以用来加强自己的观点,或者用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口实也可以用来证明某个人的行为或言论是否合法、合理。
故事起源
关于口实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口实作为一个成语的使用已经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古代。
词语结构
口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提供了充分的口实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2. 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口实来反驳对方的观点。3. 他没有任何口实来支持自己的说法,所以无法说服别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口实”记忆为“口中的实力”。口实就像是在嘴里的力量,可以用来说服别人或证明自己的观点。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口实”相关的成语,如“口是心非”、“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很多口实可以证明我没有偷他的铅笔。初中生:他没有提供足够的口实来支持他的观点。高中生: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口实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大学生:他没有任何口实来证明他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
(0)
诗文中出现“口实”的诗词

安山待闸憩大柳下见蜣螂转丸及窟穴薶藏之状甚悉村童语其故词甚鄙而近于人事戏以韵语记之

蜣螂抟土丸,其智竟莫测。

中包实粪秽,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复挽,圜转何捷疾。

端如趁严程,又似衒巧术。

趋洼真一泻,过隘亦屡兀。

中途遇强暴,奋斗几撑突。

归来不少暇,坎土启藏室。

既以首为畚,复以股为橛。

爬沙兼负戴,下上几颠越。

室成拥丸下,劣隘四无隙。

周旋巧斡运,每动辄有入。

须臾丸尽隐,谓尔功已毕。

潜身复旁搜,坯壤时臲卼。

村童恶剧戏,寸筳时一搰。

室开丸反流,惊救走连蹶。

双趋共抚抱,有类拱珠砾。

前功已尽弃,馀念犹未歇。

想其推挽去,行复事钻穴。

物生均有智,小大理难一。

蚕丝利万世,蝥网为口实

蜂房及蚁冢,致用等轩闼。

尔丸独何为,久念理未彻。

村童前致词,此实神所訹。

转丸输鬼藏,功满蜕凡骨。

飞腾作风蝉,清响哕云月。

营营苟为此,蜣计诚已劣。

丸也神所须,得无秽明烈。

物性尔岂知,神奸我能别。

纷纷讵为信,琐琐焉足说。

聊戏答村童,鼓响官舟发。

(0)

鼷鼠篇

鼷鼠食牛,维口实甘。角之觓觓。爰饱爰馋。

岂不觳觫,乃饵以餂。匪惟忘苦,反嬉而恬。

一恬一齧,用售其贪。牛身如叶,鼠口如蚕茧。

栗有尽,果腹未厌。剥肤孔亟,以痛厥心。

牟焉长号,命随以斩。嗟尔利口,君子何堪。

履霜有始,由来者渐。夫焉处之,不恶而严。

(0)

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0)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叶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口然后槟榔继进所吐津到地如血唇齿颊舌皆红初见甚骇而土人自若无贵贱老幼男女行坐咀嚼谓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于风俗珍贵凡姻亲之结好宾客之款集包苴之请托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余始至或劝食之槟榔未入口而灰汁藤浆隘其咽嗽濯踰时未能清赋此长韵

海风飘摇树如幢,风吹树颠结槟榔。

贾人相衔浮巨舶,动以百斛输官场。

官场出之不留积,布散仅足资南方。

闻其入药破痃癖,铢两自可攻腹肠。

如何费耗比菽粟,大家富室争收藏。

邦人低颜为予说,浓岚毒雾将谁当。

蒌藤生叶大于钱,蚬壳火化灰如霜。

鸡心小切紫花碎,灰叶佐助消百殃。

宾朋相逢未唤酒,煎点亦笑茶瓯黄。

摩挲蒳孙更兼取,此味我知君未尝。

吾邦合姓问名者,不许羔雁先登堂。

盘奁封题裹文绣,个数惟用多为光。

闻公嚼蜡尚称好,随我啖此当更良。

支颐细听邦人说,风俗今知果差别。

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

语言混杂常嗫嚅,怀袖携持类饕餮。

唇无贵贱如激丹,人不诅盟皆歃血。

初疑被窘遭折齿,又怪病阳狂嚼舌。

岂能鼎畔窃朱砂,恐或遇仙餐绛雪。

又疑李贺呕心出,咳唾皆红腥未歇。

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

酸咸甘苦各有脏,偏受辛毒何其拙。

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华池要清洁。

我尝效尤进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

一身生死托造化,琐琐谁能污牙颊。

(0)

咏怀·其十五

大块鼓噫气,众窍为怒号。

口实兴戎,纵横变离骚。

顾盻无四海,遑能媚其曹。

泰山郁嵯峨,黄河流滔滔。

丈夫无死生,万物等鸿毛。

(0)

初食杨梅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

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

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

生时熏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雪。

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

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

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

其余官小那得预,说着江南怀颇恶。

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

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

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

满盘新摘恣狂啖,十指染丹如茜着。

细思口实亦小事,其来乃以微官博。

使余不有故山归,安得香鲜列惟错。

人生百年有适意,忍口劳劳何所乐。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