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咿嗢的词语解释
咿嗢的意思
拼音:yī wà    注音:ㄧ ㄨㄚˋ
使用场景
咿嗢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描述婴儿或小孩哭声的场景中。例如,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可以使用咿嗢来形容婴儿刚出生时的啼哭声,或者形容小孩在受到惊吓或不开心时的哭声。此外,也可以将咿嗢用于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以增加描写的细腻度。
例句
1. 婴儿刚出生时,发出一阵咿嗢的哭声。2. 小孩在受到惊吓时,发出连续的咿嗢声。
基本含义
形容婴儿或小孩的啼哭声。
基本解释

象声词。形容言语难懂。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集注:“咿嗢,言不明也。”

延伸学习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咿嗢这个成语,可以阅读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其中使用咿嗢的情境和表达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童谣、儿歌和故事书籍,来增加对咿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妹妹刚出生时,发出一阵咿嗢的哭声,让全家人都感到开心。2. 初中生:当小狗受伤时,发出连续的咿嗢声,引起了路人的关注。3. 高中生:在电影中,主人公的婴儿发出一阵咿嗢声,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无助和需要。以上是关于成语“咿嗢”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咿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古代的童谣和儿歌中,咿嗢常常被用来形容婴儿或小孩的哭声,以增加歌谣的趣味性和表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咿嗢逐渐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婴儿或小孩的哭声。
记忆技巧
记忆咿嗢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婴儿或小孩的哭声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可爱的婴儿正在大声地咿嗢哭泣,这样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咿嗢是一个由两个音节组成的成语,其中第一个音节“咿”表示婴儿或小孩的哭声,第二个音节“嗢”用来增加语音的韵味和表达力。
详细解释
咿嗢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婴儿或小孩的啼哭声。它通常用来表示婴儿刚出生时的哭声,也可以用来形容小孩在不开心或受到惊吓时的哭声。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生动地描述婴儿或小孩的哭声,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0)
诗文中出现“咿嗢”的诗词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曲十二篇·其十二东蛮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

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

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

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广轮抚四海,浩浩如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0)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
已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鶱骇群龙。
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
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广输抚四海,浩浩知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第十八卷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