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非其主的意思
拼音:fèi fēi qí zhǔ
- 基本含义
- 指批评、指责的对象与真正应该批评、指责的对象不符,指责错了人。
- 详细解释
- 吠非其主是由“吠”、“非”、“其”、“主”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吠”指狗吠,表示发出声音;“非”表示错误;“其”是指代词,相当于“他的”;“主”表示主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狗在吠叫时指责的对象不是它的主人,即指责错了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错误的对象进行指责或批评,而错误的对象并非他们应该指责或批评的人或事物。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狗看到一只猫从墙上跳下来,以为它是捣蛋的人,便开始大声吠叫。后来,它的主人告诉它,那只猫只是经过而已,并没有做错什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我们在批评或指责他人之前,要先确认对象是否真的有错,不要把错误归咎于错误的人身上。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吠 + 错误的对象 + 非 + 正确的对象
- 例句
- 1. 他对我进行了指责,但我根本就不是他的上司,他完全吠非其主。2. 他把责任推给了我,但实际上他才是导致问题的源头,他吠非其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吠非其主”与狗吠错误的对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狗在错误地对着一个无辜的人吠叫,然后想象自己在类似的情况下不要吠非其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批评、指责相关的成语,如“指桑骂槐”、“以讹传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把我说错了,我根本就没有做错,他吠非其主!2. 初中生:老师批评了我,但其实是他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他吠非其主。3. 高中生:政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指责,但实际上问题出在其他部门,他们吠非其主。4. 大学生:媒体对这个事件进行了大肆批评,但他们忽略了实际的问题,完全吠非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