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和番的词语解释
和番的意思
拼音:hé fān    注音:ㄏㄜˊ ㄈㄢ
基本解释

亦作“ 和蕃 ”。1.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后至 孝哀皇帝 ,然发使和蕃。遂差 汉 使 杨少徵 扙节和来吊。” 明 于谦 《边务疏》:“以后使臣到彼和番,又许 也先 与 中国 和亲一节。”
(2).犹和亲。 唐 李山甫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听说昨夜和番的诏书下后, 王待诏 的母亲悲伤得丧失了心性,已经成了狂人。”参见“ 和亲 ”。

基本含义
指与外国人和睦相处、友好相待。
详细解释
和番一词源自古代中国对外国人的称呼,特指与外国人友好相处、和睦相待的意思。这个成语中的“和”表示和平、友好,“番”则指外国人。和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待外国人的友好态度和开放心态。
使用场景
和番一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和睦相待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故事起源
和番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据记载,汉武帝时期,中国与西南夷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后来,汉武帝派遣使者与西南夷进行友好交流,建立了和平关系。因此,人们用“和番”来形容中国人与外国人友好相处的情况。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和”和“番”。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一直和番相处,没有任何矛盾。2. 这个国家一直以和番的形象示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和一个外国人手牵手,象征着友好相处和和睦相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和历史,了解中国古代与外国人交往的文化和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留学生和我们和番,一起玩得很开心。2. 初中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要和番,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3. 高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其他国家和番,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和番,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0)
诗文中出现“和番”的诗词

王昭君二首·其一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0)

明妃

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

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0)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0)

南行漫兴·其二

远书底用问边鸿,得失因缘塞上翁。

敢惜金缯当此日,正期锁钥仗群公。

夫人堡有和番计,丞相碑传纵虏功。

可信降酋无叵测,漫教部曲卧雕弓。

(0)

大湖感事·其一

瓮盎堆人鲊,刀枪市鹿茸。

贼难三箭定,山以一丸封。

搏象应全力,从禽欲发踪。

和番何草草,牛酒赏群凶。

(0)

明妃冢

空恃朱颜惜饼金,独留遗恨到于今。

琵琶一曲和番泪,芳草千年望汉心。

自是美人多命薄,非关天子不恩深。

孤坟三尺丰碑在,环佩春风未易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