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江河水势湍急,水位上涨迅猛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事物的猛烈、迅猛。
- 例句
- 1. 暴雨过后,江水高断,冲毁了沿岸的农田。2. 这个瀑布水势湍急,水位高断,景色非常壮观。
- 基本含义
- 形容水位高,断流猛烈。
- 基本解释
英明判断。《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时 谢渊 、 谢厷 等各陈便宜”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公绪 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辩,而被闇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波涛汹涌”、“滔滔不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下了一场大雨,河水高断,冲走了村庄里的小桥。2. 初中生:这个瀑布水势湍急,水位高断,非常适合冲浪运动。3. 高中生:经过连日的降雨,江水高断,导致沿岸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灾。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准书》中有一则故事:“封禅之礼,帝使群臣上书,以表其功德。郦生曰:‘愿陛下诏农夫上书,以表其功效。’帝曰:‘农夫何功而上书?’郦生曰:‘臣闻水之为物,以润万物。夫水至高处,便为断流。夫农夫之功,亦至高处,便为断流。’”故事中的“至高处”指的是水流湍急,水位高涨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高断”与水流湍急、水位高涨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指水流湍急,水势猛烈,水位高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