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彤驺的词语解释
彤驺的意思
拼音:tóng zōu    注音:ㄊㄨㄙˊ ㄗㄡ
使用场景
彤驺一词多用于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气色好,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充满活力。
例句
1. 她脸上的红晕和笑容让她看起来彤驺动人。2. 这位长者身体健康,容光焕发,真是彤驺一样的存在。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基本解释

骑马为达官贵人吆喝开路的前导。身着红衣红帽,故称。 唐 褚亮 《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诗:“白简光朝幰,彤騶出禁中。”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彤驺》:“ 褚亮 诗‘彤騶出禁中’,盖五伯戴红帽以唱騶,自 唐 已然矣。 宋 人科甲给騶从归第曰‘黄榜开天上,彤騶出禁中’,本 褚亮 句也。”《通雅·称谓》:“彤騶即《南史》之絳騶,不自 唐 始也。”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等,加深对美丽和健康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姐姐笑起来真漂亮,脸上的红晕就像彤驺一样。2. 初中生:经过锻炼,我变得更加健康,容光焕发,像彤驺一样。3. 高中生:她的面色红润,容光焕发,真是彤驺动人。
故事起源
彤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攻》中。彤驺驷马是古代帝王的御马,因其毛色红润而得名。后来,人们将这个形容马的词语引申为形容人的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记忆技巧
可以将彤驺想象为一匹红色的马,奔驰在大草原上,红色的马毛在阳光下闪耀,美丽动人。这样可以帮助记住彤驺的意思,表示人的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彤驺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彤指红色,驺指马。彤驺合在一起表示人的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形容人的健康和美丽。
(0)
诗文中出现“彤驺”的诗词

示江南浙江守土诸臣

宇宙方清宁,吏治尚端廉。

农使乐耕凿,民使适里阎。

大寮总其要,小吏毋苛纤。

纪纲不可弛,随时酌宽严。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讼惟善得情,操守时警砭。

勿恃才妄作,勿以媚自忺。

务令比户丰,膏泽远近沾。

朱轓与彤驺,万姓所具瞻。

臧否道有碑,防口难可钳。

不见广厦材,耸干从幽潜。

不见冲霄鹤,饮啄本静恬。

告诫示勉勖,保护兹庶黔。

(0)

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

晴天度旅雁,斜影照残虹。

野净馀烟尽,山明远色同。

沙平寒水落,叶脆晚枝空。

白简光朝幰,彤驺出禁中。

息驾游兰坂,雕文折桂丛。

无因轻羽扇,徒自仰仁风。

(0)

用谢玄晖入朝曲分韵送马中丞赴南台得收字就用其体

金陵郁迢递,行旆暧悠悠。

兰台清露集,松庭积霭收。

白鹭回修渚,朱凤矫崇丘。

离离曳青绶,晔晔振彤驺

远甸芳风散,神都旭景浮。

临轩结冲想,还车宁久留。

(0)

声对诗·其一

彤驺初惊路,白简未含霜。

(0)

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三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

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

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0)

乐大夫挽词五首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
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
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
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
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
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草露当春泣,松风向暮哀。
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
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华表迎千岁,幽扃送百年。
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