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贞行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特别强调其坚持正直、忠诚的特点。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可以用于对比其他人的不良行为。
- 例句
- 1. 他一直以贞行为准则,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2. 她的贞行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她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 基本含义
- 指坚持正直、正义的行为和品质。
- 基本解释
(1).行为贞洁;贞洁的操行。 明 宋濂 《处州教授吴君妻丘氏孟贞墓铭》:“始成童,輒哭父,佐诸兄奉母尽孝,以 刘向 《列女传》自随,指贞行者曰:‘期无媿此可矣!’” 清 唐孙华 《常熟张节母》诗:“东南山水秀,绰约多名姝,容华但自矜,贞行罕不渝。”
(2).谓各正其分而行。 明 归有光 《陈处士妻王孺人墓志铭》:“两仪奠位,自初有民。阴阳会合,男女贞行。”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贞行相关的成语,如“贞不绝俗”、“贞节烈女”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保持贞行,不做欺骗和作弊的事情。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坚持贞行,不被各种诱惑迷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 高中生:在面对选择时,我会考虑自己的贞行,做出符合良知和道德的决策。4.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够保持贞行,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了利益而背离道德底线。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第十七》中有一则对话:“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子曰:“赐也者,求也艺也,可使从政也。其志也远,其贼也远。”季康子曰:“然则与赐也与?”子曰:“赐也者,朋友之敬爱如也。””这段对话中,孔子赞赏了三个人的才能,但最终决定让赐从政。孔子认为赐具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他的行为和品质符合贞行的标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贞行”与“正直、忠诚”的含义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贞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贞”为形容词,用于修饰“行”这个名词。
- 详细解释
- 贞行是由“贞”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贞指坚持正直、忠诚的品质,行指行为、举止。贞行指的是坚持正直、正义的行为和品质,不偏不倚,不受外界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