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染指的词语解释
染指的意思
拼音:rǎn zhǐ    注音:ㄖㄢˇ ㄓㄧˇ
使用场景
染指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或波及。例如,某人因为与不良分子有关而被警方调查,就可以说他染指了不良分子的事务。
例句
1. 他因为与不良分子有关而染指了不良分子的事务。2. 这起丑闻事件的影响已经染指到整个公司。
基本含义
被牵连、被波及
基本解释

◎ 染指 rǎnzhǐ
(1)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2)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关于染指的相关知识,可以了解一些与此类似的成语,比如“波及”、“连累”等。这些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被牵连、被波及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因为和捣蛋鬼一起玩耍,被老师发现了,染指了捣蛋鬼的事。初中生:他因为和不良少年交往,染指了不良分子的活动。高中生:这次丑闻事件不仅染指了整个学校,还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了负面影响。
故事起源
染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染布工艺。在古代,染布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手艺,染布师傅需要掌握染料的配方、温度的控制等技术才能染出漂亮的布料。如果染布师傅的手指沾上了颜料,那么颜料很容易传染到布料上,从而影响整个染布的效果。因此,染指就成为了形容被牵连、被波及的意象。
记忆技巧
要记住染指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染布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染布师傅在工作时,不小心将手指沾上了颜料,从而影响了整个布料的效果。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染指的含义。
词语结构
染指是一个由动词“染”和名词“指”组成的成语。其中,“染”表示沾上、被影响,而“指”则表示手指。这个成语通过手指沾上染料的形象来比喻被牵连、被波及。
详细解释

(1).《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字 子公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 唐 白居易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清 金人瑞 《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馋子背人先染指,老妻报我只攒眉。”
(2).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 蒯通 。然 通 之説, 韩信 以此,犹有 汉 之一足。当 三国 时而为是説,则 献帝 无復染指之望矣。” 清 无名氏 《亡国恨·协约》:“这三 韩 一块土, 俄 人久欲染指。”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 广西 一切幸福权利,祇 陆荣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 同胞不能丝毫染指。”
(3).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 宋 苏轼 《次韵水宫》:“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黿。” 明 薛冈 《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贵严,纪律贵整,音调贵响,不易染指。”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朱自清 《<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近义词

介入、问鼎

(0)
诗文中出现“染指”的诗词

次韵水官诗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惟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0)

真味堂

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徒染指,曲车公子漫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宦名嚼蜡已多年。

(0)

读淮阴侯列传

长乐仓皇壮士死,天下心悲汉皇喜。

汉皇何喜民何悲,欢歌乃在深宫里。

吕公息女老堇毒,灭火祸胎真祸水。

内蛇气焰凶灼天,龙鼎彭亨思染指

庭中健者韩将军,与哙等伍心尚耻。

生存肯作吕氏臣,俯窥产禄狐豚耳。

钟室幸为儿女诈,梁王菹醢东都市。

良弓走狗去几尽,炎祚倾危竟何恃。

发蒙振落真易与,天下大势可知矣。

长陵魂魄如有知,当时何为斩壮士。

(0)

荅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0)

效乐天

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辞阙是引退,还乡岂迁逐。

旧宅一架书,荒园数丛菊。

俗缘任妻子,家事烦僮仆。

性懒宜早闲,何须暮年促。

犹著朝士冠,新裁野人服。

杯深午醉重,被暖朝眠熟。

旁人笑寂寞,寂寞吾所欲。

终老亦何求,但惧无此福。

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

何待厌饱余,肠胃生疢毒。

请看留侯退,远胜主父族。

我师老子言,知足故不辱。

(0)

宴山亭.赋杨梅

鹤顶朱圆,丰肌粟聚,宝叶揉蓝初洗。

亲剪翠柯,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

骨换丹砂,笑尚带、儒酸风味。谁记。

曾问谱西泠,绿阴青子。

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

纤手素盘,历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

珍果同时,惟醉写、来禽青李。争似。

为越女、吴姬染指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