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或逆境中,孤独无助地坚持下去。
- 例句
- 1. 在困境中,他像峄阳孤桐一样坚持了下来。2. 尽管身处逆境,他仍然像峄阳孤桐一样坚强不屈。
- 基本含义
- 指孤独无助的状态或人物。
- 基本解释
峄山 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 嶧 阳孤桐。” 孔 传:“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唐 李白 《琴赞》:“ 嶧 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王琦 注引《封氏闻见记》:“土人云:此桐所以异於常桐者,诸山皆发地兼土,惟此山大石攒倚,石间周围皆通人行,山中空虚,故桐木絶响,是以珍而入贡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胡尘昔起 蓟 北门, 河南 地属 平卢军 ,貂裘 代 马绕 东岳 , 嶧 阳孤桐削为角。”亦省作“ 嶧阳桐 ”。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含霜 太山 竹,拂雾 嶧 阳桐。”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尝君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孤掌难鸣”、“孤苦伶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困难中像峄阳孤桐一样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但他像峄阳孤桐一样坚强,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3. 高中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像峄阳孤桐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放弃追求梦想的努力。
- 故事起源
- 峄阳孤桐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意图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他将国内的贤士全部贬到边远地区,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其中就包括了齐国的大臣孟尝君。孟尝君被贬到了峄阳,他在那里过着孤独无助的生活。然而,尽管孟尝君失去了朝廷的权力和声望,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地为国家尽职尽责。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峄阳孤桐”。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孟尝君被贬到峄阳的情景,想象他在那里孤独无助地坚持下去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峄阳孤桐由地名“峄阳”和“孤桐”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峄阳,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名,孤桐指独立生长的一棵桐树。成语中的“峄阳孤桐”比喻在困境中独自坚持、无依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