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镞镞的词语解释
镞镞的意思
拼音:zú zú    注音:ㄗㄨˊ ㄗㄨˊ
使用场景
镞镞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声音,特别是低沉、绵长的声音。可以用来形容钟声、鼓声、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形容人的声音。
例句
1. 教室里传来了镞镞的钟声,提醒同学们上课了。2. 夜晚里,寺庙里传来了镞镞的佛号声,让人感到宁静。3. 他的声音镞镞地传来,让人感到压抑。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低沉,绵绵不绝。
基本解释

(1).挺拔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文学鏃鏃,无能不新。”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阮圆海戏》:“﹝ 阮圆海 ﹞如就戏论,则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2).突出貌。 唐 王建 《荆门行》:“ 峴亭 西头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3).锐利貌。 清 钱谦益 《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4).簇拥貌。鏃,通“ 簇 ”。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白洋潮》:“﹝潮﹞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鏃鏃,无敢復先。”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雷鸣般的掌声、如泉水般的笑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大象走过时,地面上发出了镞镞的声音。2. 小学生:风吹过河面,水流发出了镞镞的声音。3.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声镞镞地传遍了整个教室。4. 高中生:深夜里,寺庙传来了镞镞的钟声,令人陶醉。
故事起源
镞镞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文苑传》中,形容鼓声低沉、绵绵不断。后来演变成用来形容各种低沉、连绵不绝的声音。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到钟声或者鼓声的声音,想象声音低沉、绵绵不绝的样子,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镞镞是一个叠字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详细解释
镞镞一词形容声音低沉、连绵不绝,通常用来形容钟声、鼓声或者人的低沉的声音。它表示声音连绵不断,回响不绝,声音的延续时间长。
(0)
诗文中出现“镞镞”的诗词

荆门行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0)

己酉赴试白下病归得杂咏五首·其五

病起犹未王,言归聿何速。

所叹鸡肋微,犹成道旁筑。

得失一以分,宁免相刺促。

快哉良友言,自计亦已熟。

同游异去住,临歧更反覆。

肩舆晨相送,秋光何澄穆。

江流镜面静,轻雨时絜霂。

小艇闲泛泛,约略孤飞骛。

远山绕前后,使人牵顾复。

或削如立壁,或萦如雾縠。

或敦如釜覆,或攒如剑矗。

或如豹猊奔,或如蛟螭伏。

眼喧破孤寂,所恨不能逐。

篙师正逢迎,徐行入涔渎。

孤舟倦鸦轨,短䨑困更仆。

不禁风雨声,蓬底响谡谡。

野水竹间流,垂条槛中绿。

舟人叹艰阻,予意想濠濮。

触境都无言,默稿已在腹。

次第词纵横,挥毫但镞镞

舌存视张子,髀生笑刘牧。

文章贵得意,何为苦献牍。

妍媸浪随人,取舍疆颜服。

试观彼岑楼,高之可寸木。

虽有巨室资,无如匠人斫。

昔贤重食力,坎坎思伐辐。

吾今亦何为,考槃矢寤宿。

永息汉阴机,不问成都卜。

闲居信可乐,非乃为题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