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兼儒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识和品德上兼具优秀的特质。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儒家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全面发展。
- 例句
- 1. 他既懂得儒家经典,又能够做到谦虚有礼,真是一个兼儒的人才。2. 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还是一个兼儒的教育家,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 基本含义
- 同时兼具儒家学问和品德
- 基本解释
众儒。《宋书·礼志四》:“是以六宗之辩,舛於兼儒,迭毁之论,乱於羣学。”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和《大学》等,以深入了解儒家学问和思想的精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既会做家庭作业,又会帮助同学,真是一个兼儒的好同学。2. 初中生:她既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会成员,又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真是一个兼儒的少年。3. 高中生:他既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参与,真是一个兼儒的青年才俊。
- 故事起源
- 兼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学者的评价标准。在古代,儒家学问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学问,并且儒家学者被认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同时具备儒家学问和品德,就被称为“兼儒”。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兼儒”与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例如仁爱、诚信和谦虚,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兼儒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兼”表示同时具备,而“儒”表示儒家学问和儒家思想的品德。
- 详细解释
- 兼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既具备儒家学问的知识,又具备儒家思想的品德。这个成语源于儒家学说中的“儒”,儒家思想强调仁爱、诚信、谦虚等美德,而“兼儒”则表示一个人能够同时具备这些品德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