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源的词语解释
同源的意思
拼音:tóng yuán    注音:ㄊㄨㄙˊ ㄧㄨㄢˊ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同源常常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历史、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它可以用来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
例句
1. 这两个词语虽然写法不同,但同源于古代的一个词汇。2. 这两种语言虽然不同,但它们同源于同一个语系。
基本含义
指出自相同的渊源,具有相同的根基或起源。
基本解释

◎ 同源 tóngyuán
(1) [same source]
(2) 指水流同一源头
(3) 指事物的来源相同
同字未必同源。——王力《同源字论》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同源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词源学和语言学的知识。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各种语言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像,它们是同源的吗?2. 初中生:这两种语言虽然不同,但它们同源于同一个语系。3. 高中生:历史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同源的关系,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同源”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同源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汉语词汇学和语言学研究中。它源自于对词语和语言的起源和演变的研究,用来描述具有共同语源的词汇或语言之间的关系。
英文翻译

1.consanguinity; isogeny; isogenesis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同源”拆分为“同”和“源”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同”表示相同,而“源”表示起源。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同源”表示具有相同起源或根基的意思。
词语结构
同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其中“同”表示相同或一致,“源”表示起源或根基。
详细解释

(1).指水流同一源头。《文选·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 李周翰 注:“同源,同 漳水 ;异口,分渠口各别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 灕 同源,分为二水,南为 灕水 ,北则 湘川 。”
(2).谓事物的来源相同。《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我想,人猿同源的学说,大约可以毫无疑义了。” 王力 《同源字论》一:“同字未必同源。”

(0)
诗文中出现“同源”的诗词

短歌行

冉冉秋序,肃肃霜露。蓄我旨酒,召我亲故。

鸟欢同林,水欢同源。矧我同乡,胡能弗敦。

耀灵西藏,明灯在室。更长夜良,可以继日。

园有艺菊,庭有树兰。秋芳是悦,春荣曷观。

高陵可升,海水可测。出门异路,安知南北。

生年几何,去者日多。子不我乐,听我短歌。

(0)

赠长沙公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花,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0)

柬同宗邓仲伟

流水本同源,丛兰亦同根。

匪有薰莸异,而无泾渭分。

余忝高密裔,念君亦闻孙。

礼服既悠远,岁月复驰奔。

相视如路人,莫知卑与尊。

兹晨得良晤,永托为弟昆。

所重骨肉亲,贵贱安足论。

我昔历艰苦,慷慨心欲扪。

八龄失所怙,犹幸慈母存。

鞠育与教诲,天地同深恩。

乱离废旧业,诗礼犹清门。

不敢忝厥祖,佩服先哲言。

为君写衷曲,短笔聊复援。

(0)

宗人时中之南鸿胪索余诗为韦弦之佩作此与之

炎帝开天,垂仁创制。爰及西周,眷彼苗裔。

实始焦城,离疆启世。维陜有焦,古曰名都。

胙土命氏,此其权舆。有棼孙子,棋跱星敷。

代易世疏,本根一气。譬若千江,同源派异。

念兹厥初,慨焉以喟。猗猗令族,来从宛陵。

有璧在怀,和风郁蒸。匪我则阿,实宗之英。

观光上京,音徽日振。遨游冬春,载觞载咏。

岂无他人,不如同姓。携手亡何,周南以迁。

孰是典司,曰胪句传。何时复来,一别三年。

汉有延寿,经学之宗。亦有孝然,飞声青龙。

和谈遂饮,奕叶清风。峨峨德素,开我后人。

庶其绳之,以慰所亲。匪仁曷仗,匪善曷敦。

一篑非微,为山可至。千里虽难,脂车策骥。

华胃遥遥,孰敢不厉。

(0)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

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

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

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

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

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

湘过巴丘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

漓流水弱湘流强,为溯狂波筑铧觜。

刊凿灵渠万世功,谁其作者秦臣史。

渠开水似天河倾,因功谋利费经营。

续设陡门三十六,堤埒坝蓄如屯兵。

往来自此邀其惠,楚粤舟航咸利济。

人工不若天生成,安得移山重叠砌。

乾隆甲戌九月秋,上公抚字忧民忧。

羽书络绎檄余往,相度刻日工须鸠。

里粮策马走山麓,先事穷源后修筑。

兴安境尽入灵川,攀葛扪萝历幽谷。

一山突起矗大荒,石骨嶙峋百丈强。

四围无嶂亦无岫,居民指此即海阳。

山脚嵌空挂钟乳,下有清泉岩口吐。

把火直入山腹中,目击潭光彻水府。

神奸物怪不可求,阴森气逼声飕飗。

然犀我恐幽明别,邃窦岂堪人久留。

出岩丛棘钩衣裂,老树古藤悬嵽嵲。

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

摩挲漫读马陈文,字迹端遒钗脚分。

速呼童子扣墨本,天风飒飒飘秋云。呜呼!

烟霞我固有深癖,抉秘搜奇无虚夕。

湘漓于此结奇缘,作歌记事镌诸石。

(0)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四

僶俛信无当,踯躅常苦忧。

伤哉世路交,同源终异流。

执手爱不浅,转面起见雠。

倾侧忍负欺,怨毒生绸缪。

弯弓日相向,乘利来迫遒。

薛公一获罪,宾客谁顾留。

炎炎廷尉门,灰冷令人愁。

胡越使相为,安危在一舟。

轻薄市中童,反复诚独羞。

烦思发愤懑,自兹绝交游。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