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下巴脱臼。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解颐》:“又 岐山县 樊纪 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颐脱,有声如破瓮。”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嘴巴大张着,形态奇特,颇具威严的样子。
- 详细解释
- 颐脱是由“颐”和“脱”两个字组成的。颐,指人的下巴和脸颊;脱,指张开、露出。颐脱形容人的嘴巴大张着,形态奇特,给人以威严之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嘴巴大张着,露出威严的样子。可以用于夸奖人的气势和威严,也可以用于讽刺别人夸夸其谈、自以为是。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班固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班固颐脱而言,其辞气凛然”。这句话形容班固说话时,嘴巴大张着,形态奇特,给人以威严之感。后来,人们将“颐脱”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一脸颐脱的样子,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2. 他颐脱着对众人讲述自己的成就,让人感到不好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吃饭时,嘴巴大张着,形态奇特,给人以威严之感的样子。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嘴巴、面部表情相关的成语,如“张口结舌”、“咬牙切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时,嘴巴张得很大,颐脱得很厉害。2. 初中生:他在演讲比赛中,颐脱着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演讲技巧。3. 高中生:领导在会议上颐脱着发表重要讲话,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4. 大学生:他在辩论赛中颐脱着驳斥对方的观点,表现得很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