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因应的词语解释
因应的意思
拼音:yīn yìng    注音:ㄧㄣ ㄧㄥˋ
使用场景
因应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多变的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形容一个组织或团体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例句
1. 面对不同的客户,销售人员必须因应灵活,找到最适合的销售策略。2. 在紧急情况下,领导者需要快速因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基本含义
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或适应。
基本解释

犹顺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老子 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清 王夫之 《知性论》:“以作用为性,夫人之因应,非无作用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应对能力相关的成语,例如“应付自如”、“应对如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中,我要因应题目的要求,认真作答。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嘲笑,她因应得很好,不受影响。3. 高中生:在面试中,他因应问题的变化,展示了自己的才华。4. 大学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因应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故事讲述了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其中公孙丑问孟子:“人有悦己者,因而可与之友;人有不悦己者,因而可与之害。”孟子回答说:“人有悦己者,因而可与之友;人有不悦己者,因而可与之应。”这个故事表达了孟子的观点,即人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际关系做出相应的应对。
记忆技巧
可以将“因应”与“因果”联系起来。因果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因应则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因应”的含义。
词语结构
因应是由“因”和“应”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因”表示根据,原因;“应”表示回应,适应。
详细解释
因应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或环境做出相应的应对或适应。这个成语强调了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通,适时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0)
诗文中出现“因应”的诗词

钓鱼

白头波上白头翁,竹叶杯边竹叶丛。

烹雁罪因应雁得,非鱼乐语讵鱼同。

醉醒未觉乾坤异,起灭悬知水镜空。

严子向来无世念,谢郎今日有家风。

(0)

自观音岩过老人峰至天门

奇峰渐延瞩,策杖穷登顿。

独怪夏已深,亭午露犹泫。

悬崖若广厦,少憩慰劳倦。

情为艰险移,目因应接眩。

琪花不知名,古苔讵忍践。

高磴穿林顶,坠石横涧面。

移徙雷雨夕,云有蛟龙战。

再上老人峰,伛偻青松畔。

独居宾师位,不与群峰乱。

豁然天门开,云端双阙见。

阊阖通呼吸,象纬可攀援。

衣裾尽飘扬,御风泠然善。

何必生羽翰,始遂游仙愿。

(0)

识病

稚子爱弄影,翻为影所弄;

凡事因应间,亦如形影动。

影虽有起灭,形本无迎送;

寂感皆自然,体用并空洞。

一念涉安排,诸缘齐斗鬨;

说与才智人,须识此病痛。

(0)

题杨修龄先生遗卷

能于真我觅真悰,因应如环任适从。

忧国筹边皆实著,空花泡影总销镕。

德山无复双游屐,手泽犹存半偈宗。

知是灵通超起灭,令人千载想高踪。

(0)

挽张百熙联

兼圣门文学政事诸科,因应协机宜,十哲同符赐也达;

失我国社稷苍生重望,勋猷光史册,千秋共仰敬夫贤。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