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嫡派的词语解释
嫡派的意思
拼音:dí pài    注音:ㄉㄧˊ ㄆㄞˋ
基本解释

◎ 嫡派 dípài
(1) [direct line of descent]∶见“嫡系”
(2)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得到传授人亲自传授的一派(多指技术、武艺)
少林武术嫡派弟子

近义词

嫡系、直系

反义词

旁系

英文翻译

1.(嫡系) the legal or official branch of a family tree; direct line of descent

详细解释

(1).指家族相传的正支。《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説 沧州 横海郡 柴大官人 名字,説他是大 周 皇帝嫡派子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内有夫人 甄氏 ,乃 魏 朝 甄皇后 嫡派。”
(2).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明 徐用检 《<仁山先生文集>序》:“ 仁山先生 盖得之 何子恭 、 王会之 二先生之传,而为 朱 学之嫡派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 兴復 白云观 道人 王莱阳 ,乃其嫡派。”

基本含义
指家族中的合法继承人,也泛指具有合法地位或地位高的派别。
使用场景
嫡派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政治讨论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具有合法地位或权威地位的派别、阶层或个人。
故事起源
嫡派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家族制度中,用于区分合法继承人和其他非合法继承人。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扩展为泛指具有合法地位或地位高的派别。
词语结构
嫡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嫡”是形容词,表示合法的、正统的;“派”是名词,表示派别、阶层或个人。
例句
1. 他是家族的嫡派继承人,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2. 这个政治派别的嫡派成员在政府中占据重要职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家族中的合法继承人站在高台上,代表着合法地位和权威地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家族制度和政治派别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级的嫡派学生,经常被老师表扬。2. 初中生:这个社团的嫡派成员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高中生:政治家的嫡派支持者在选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4. 大学生:这个学术领域的嫡派学者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0)
诗文中出现“嫡派”的诗词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

淳化祖帖绝难得,南渡摹勒传淳熙。

其详载在《辍耕录》,官本旧推修内司。

临江太媚绛潭瘦,字体特取丰而肥。

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形模粗具木偶尔,神理了不关须眉。

近来此本亦不易,世代渐远宋拓稀。

大观之后此其亚,仅与阁帖争毫釐。

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

昨从庙肆见且骇,尤物乃落驵侩儿。

装褫仍用球路锦,十卷首尾完无亏。

叩之高索钱五万,而我囊乏三钱锥。

少需便恐被豪夺,一计猛出居巢奇。

乌驴克货价相直,快挟墨宝徒行归。

入门爨妇告米罄,一笑那顾朝来饥。

明窗小几风日亮,尘垢不敢侵吾帷。

古香透纸辟蟫蠹,元气入骨腾蛟螭。

熊熊异光黑点漆,滑滑腻理肤凝脂。

试临只愁鬼掣腕,帝睨幸免食朵颐。

嗟嗟世俗惯传误,目所未睹公谩欺。

曹家谱系格古论,岁月舛缪余可知。

偶凭一端为驳证,食古以耳皆如斯。

(0)

读虞永兴夫子庙堂碑有感

右军工书穷神化,嫡派相承虞永兴。

内含刚健外婀娜,天然墨妙超人群。

把玩再三不忍释,置之座隅忘朝昏。

如与有道相接对,顿教方寸澹俗氛。

书法至唐乃大盛,欧褚颜柳世所敬。

率更猛将挽强弓,深入时或摧其锋。

河南绰约如美女,薄媚不任罗绮丛。

平原雄杰迈千古,字以人重谁敢攻。

诚悬清劲亦可喜,人谓结体同鲁公。

行间究少飘逸气,魏晋风流已扫地。

惟有秘监擅众长,有如君子善藏器。

但论行草亦偏工,暮年所得更深邃。

兰亭茧纸空复空,即此已可追其踪。

晚近俗书体尤弱,妩媚祇成俳优风。

临摹虽工神气失,枯枝断梗将无同。

书法与世相流转,识者观此忧忡忡。

(0)

欧阳筱屏同年得文忠公《泷冈阡表》,以诗见答,依韵和之·其二

定知贤裔绍前人,手泽非同世宝珍。

源溯沙溪求嫡派,家居恩水问遗邻。

图书集古题堪续,苔藓成文迹已陈。

遗集辉煌宸翰染,清芬骏烈正如新。

(0)

次韵答胡季履二首·其二

君不见大胡公,春秋一笔诛群雄,要与排鸿驱象争元功。

素王吾无间然矣,命世虽云无有尔。

至今可望不可前,海山云气蓝田烟。

后无终极前无始,定以一元而已矣。

又不见小胡公,沈潜探索要且亲,传心嫡派非礽云。

善根生圣圣生神,此理即元元即人。

至今汲汲随罂瓶,涸者得濡狂者醒。

濂溪已远涪州还,此事往往归衡山。

大儿如祖洪涛翻,捎摋地怪麾天奸。

小儿如父勤钻攀,深观博取为其难。

二公有蕴行未了,可惜光阴如过鸟。

二儿今日又霜毛,若要及人毋太高。

(0)

奉题仙屏中丞舟行杂咏诗卷,并以留别·其三

风义文章世共知,宾萌初喜谒幨帷。

恩纶南峤新移节,健笔西江嫡派诗。

榕叶雨过铃阁静,梅花月度戟门迟。

英辞读罢人将别,狮海茫茫缆再维。

(0)

减字木兰花.吴昌硕为祖谋画彊村校词图

金风嫡派。一世词流甘下拜。馀事丹黄。

远接虞山近半塘。故山浮玉。梦里消磨文字福。

何日归篷。和尔樵歌一笛风。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