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逸遗的词语解释
逸遗的意思
拼音:yì yí    注音:ㄧˋ ㄧˊ
使用场景
逸遗一词常用于描述珍贵的事物或财富被人们逃避或丧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失去了本可以得到的机会或财富,或者形容人们故意逃避某种珍贵的事物。
例句
1. 他因为逸遗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错失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2. 这本书是一部逸遗的经典之作,非常值得一读。
基本含义
逸遗,指逃避丧失的事物。
基本解释

犹言隐居避世。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主上感伤山林之士有逸遗者,屡詔内外之臣旁求於四海。” 清 刘大櫆 《江先生传》:“犹赖有山泽逸遗之士,穷年兀兀於其中,递相推测隐度。”亦指隐居避世的高士。 唐 宋之问 《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及高明所撰《唐史春秋》等六处,并乞逸遗事跡,不翳声尘,代业有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逸遗相关的成语,如逸事、逸闻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生病逸遗了参加运动会的机会。2. 初中生:他因为逸遗了复习的时间,考试成绩下降了。3. 高中生:她因为逸遗了一次旅行的机会,错过了欣赏美景的机会。4. 大学生:我因为逸遗了一次实习的机会,错过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故事起源
逸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礼书》中。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颜回的学者,他非常聪明而且勤奋,一直以来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然而,由于一些意外的情况,颜回错过了一次重要的机会,错失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孔子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将颜回错过的机会称之为逸遗。这个故事成为了逸遗这个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逸遗这个成语与逃避丧失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逃避掉了一件珍贵的事物,从而丧失了这个机会,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逸遗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逸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逸指逃避,遗指丧失。逸遗在成语中的意思是逃避丧失的事物。它形容某种珍贵的事物或财富被人们逃避或丧失,无法得到或享受。
(0)
诗文中出现“逸遗”的诗词

再咏番昜方节士

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夥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0)

季萧兄三贶诗且辱出示陵阳墨帖敢次韵一首为谢

中朝当极治,人物近皋夔。

南渡更衰乱,诸贤困逸遗

舍人名最早,白首但论思。

尚喜诗传派,于今学有涯。

居然老成独,异彼俗书姿。

明眼逢吾子,掀髯话昔时。

端能继芜累,所见匪狐疑。

愧我安能友,酬篇只韵随。

(0)

濉阳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0)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其三

两贤堂下竹参天,雨后涓涓陆子泉。

耆书难忘是曾吕,逸遗更取孟郊篇。

(0)

闻诏寄鲁成之兄弟

天子需贤虑逸遗,诏书间岁出丹墀。

嗟予衮衮成无状,羡子飘飘正得时。

能将必先期敌胜,善占当自照心疑。

相将岐路青云近,莫厌萧条更下帷。

(0)

酬随子直十五兄

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

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来居常吟悲。

见君颜采方伸眉,眸子清彻鬓垂颐。

中怀洞然无由歧,镌镵文字干有司。

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

脱衣易粟饴其饥,慈祥孝友乡里推。

前者天子亲飨祠,黄纸赦书疾风驰。

挂罗山林网逸遗,守臣奉诏敢言迟。

外台使者争荐之,野庐供饩礼所宜。

白袍大袖何纷披,来居太学森兰芝。

世俗讥议喜瑕疵,苍蝇往来工谗词。

椎凿璞玉生疮痍,猛虎不如墙下狸。

听者虽明岂无疑,紫薇群公文章师。

发以钜策健笔随,铺纸吐论语亦奇。

缀名纸末何其卑,藻火为裳诚倒施。

赤骥不得黄金羁,编之下枥耳羸垂。

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东入长淮湄。

勿言显发遂无期,青衫犹足慰妻儿。

海陵得君七字诗,重谢解谤称相知。

我虽有言如钝锥,说之不入何能为。

愿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

前涂如壁不可窥,荣落穷通各有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