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子女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超越了父辈的成就,例如在学业、事业或社会地位上超过了父辈。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团体或国家在某方面的发展超过了前辈或其他国家。
- 例句
- 1. 他的成绩优异,超过了他的父亲,真是造父啊!2. 这个小球员技术如此出色,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可以说是造父了。3. 这个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超过了同行业的老牌企业,可以说是造父了。
- 基本含义
- 指子女超过父辈,使父辈感到惭愧或自卑。
- 基本解释
◎ 造父 Zào Fǔ
[Zao Fu] 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家庭关系、成就超越等相关的成语,如“出类拔萃”、“过犹不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一名,超过了我的爸爸,我真是造父了!2. 初中生:我的作文被选为全市优秀作文,超过了我父亲的水平,我已经造父了。3. 高中生: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超过了我父亲当年的成绩,我真的造父了!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超过了我父亲的科研成果,我已经造父了。5. 成年人:我的事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了我父亲的职位和收入水平,可以说是造父了。
- 故事起源
- 造父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魏其武安侯的儿子魏武子非常聪明能干,很有政治才能。他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魏其武安侯。魏其武安侯为此感到非常自卑,他说:“我是造父了!”从此,“造父”成为了形容子女超过父辈的成就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孩子站在父亲的身上,超过了父亲的身高,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记忆“造父”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造父
- 详细解释
(1).古之善御者, 赵 之先祖。因献八骏幸于 周穆王 。 穆王 使之御,西巡狩,见 西王母 ,乐而忘归。时 徐偃王 反, 穆王 日驰千里马,大破之,因赐 造父 以 赵城 ,由此为 赵 氏。参阅《史记·赵世家》。
(2).星名。又名司马、伯乐。指传舍南河中五星,属危宿。参阅《晋书·天文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