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 基本含义
- 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 详细解释
- 雕虫原本是指雕刻昆虫,形容雕工精细,但是在成语中,雕虫有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的意思。这个成语主要用来批评那些过于注重细节,却无法看到整体大局的人。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雕虫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细节的人,提醒他们要注重整体大局。
- 故事起源
- 雕虫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意是指雕刻昆虫的技艺,形容雕工精细。后来,这个词汇被引申为形容过分追求细节,忽略大局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雕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太雕虫小技了,完全看不到整个项目的大局。2. 这个人过于雕虫,总是纠结于一些微小的细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雕虫形象化,想象一个人追求完美地雕刻一只昆虫,但是却无法看到整体大局。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相关成语来扩展对雕虫的理解,如雕虫小技、雕虫小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画画的时候总是雕虫小技,把每一个细节都画得非常精致。2. 初中生:他在写作文时过于雕虫,总是纠结于一些微小的语法错误。3. 高中生:他过于雕虫,把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却无法看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