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舞曲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萱》、《子夜》、《团扇》、《懊憹》、《石城》、《莫愁》、《扬叛儿》,《乌夜啼》、《玉树后庭花》等,止六十三曲。”参见“ 公莫舞 ”。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公共事务或公共财产缺乏责任感和关注,不愿意承担义务。
- 详细解释
- 成语“公莫”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公”和“莫”。其中,“公”表示公共的、公众的,“莫”表示不、无。整个成语意为“公共的事务无人关注、无人承担责任”。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冷漠和缺乏责任感。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社会上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的现象,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对待公共事务或公共财产的态度不负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只关心自己私利,对社会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的人。
- 故事起源
- 公莫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讲述了项羽在攻下咸阳后,对公共事务不加管理,导致财物被百姓掠夺一空。这个故事成为了公莫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公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糟糕,真是公莫之地。2. 他对待公共财产总是公莫不管,不值得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公莫”拆分为“公”和“莫”,并联想到“公共的事务无人关注、无人承担责任”的意思,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如“公而忘私”、“公正无私”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学校公共设施,不要公莫不管。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有公民意识,不要公莫社会公共事务。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财产的管理,避免出现公莫现象。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要公莫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5. 社会人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社会公共事务,不要因为个人利益而公莫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