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儿)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构成]
偏正式:马(褂
[例句]
他穿着马褂。(作宾语)
- 详细解释
◎ 马褂 mǎguà
[mandarin jacket worn over a gown]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衣服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 满 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解放前与长袍合为官定的常礼服。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老残游记》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衣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 瑞丰 穿着最好的袍子与马褂,很像来吃喜酒的样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画上画着个大胖孩子,穿着他父亲大马褂子和云头鞋。” 管桦 《烙饼》:“他拉过一领苇席,盖上麦种,站起身,一手提着风雨灯,一手把滑下肩头的棉马褂子往上提了提。”
- 基本含义
- 马褂是指古代官员穿的一种外套,引申为为人正直、廉洁的象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其他人具有清廉正直的品质,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正派、诚实守信。
- 故事起源
- 相传明代官员马文升为人正直、廉洁,不受贪污腐败之风的影响,因此被称为“马褂马文升”。后来,“马褂”就成为了形容为人廉洁正直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马褂的作风,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这位官员廉洁奉公,堪称一位真正的马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马褂”与廉洁正直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穿着马褂的人品行端正,不受贪污腐败之风的影响,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和官服制度,以及廉洁政治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马褂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一直保持着马褂的作风,从不作弊。3. 高中生: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他一直以马褂自居,为同学们做出了很多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马褂的形象,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