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伸愬 ”。1.向上级官员说明情由,请求裁处。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盖转运司於本州为所部官吏,虽常伸愬,不敢取必。”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鬭打相争、人命等事,都来我根前伸诉。”
(2).说明苦衷或委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伸诉离恨,一把抱住不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代兄弟在方伯跟前,伸诉伸诉,求方伯好歹代我説几句好话。”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七日》:“这里面有思念,有爱慕,有回忆,有眼泪,有伸诉,有安慰。”
- 基本含义
- 指申述诉说,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或不满。
- 详细解释
- 伸诉是由动词“伸”和动词“诉”组成的成语,表示申述诉说的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或不满而提出诉求。伸诉一词强调了人们表达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诉求。
- 使用场景
- 伸诉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临不公正待遇、受到冤枉或需要维护自己权益时通过法律手段等途径提出自己的申诉和诉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或工作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故事起源
- 伸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古代的人们相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诉求。因此,当人们遇到不公正待遇或受到冤枉时,他们会通过法律手段提出自己的申诉和诉求,以寻求公正和正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 例句
- 1.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伸诉到法庭。2. 她感到受到冤枉,于是决定伸诉。3. 我们应该鼓励人们伸诉,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伸诉”这个成语与“申述诉说”的意思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一个人伸出手臂申诉和诉说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伸诉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以及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寻求公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我要伸诉给老师听。2. 初中生:我在考试中被误判了分数,我要伸诉给校长。3. 高中生:我觉得老师对我有偏见,我要伸诉给教育局。4. 大学生:我在实习公司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我决定伸诉给劳动监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