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枢密院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在某个领域中具有最高权威和决策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具有决策权和决策能力。
-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董事会就像是一个枢密院,他们决定着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2. 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就是一个枢密院,他在决策方面具有最高权威。
- 基本含义
- 枢密院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个重要机构,指的是最高军事机构和决策中心。
- 基本解释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称枢密使。 五代 、 后梁 建崇政院,以崇政使知院事。 后唐庄 宗 同光 元年改为枢密院,以枢密使知院事与宰相共秉朝政,文事出中书,武事出枢密。 宋 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 辽 分置北枢密院(相当兵部)、南枢密院(相当吏部)及 汉 人枢密院(掌 汉 族地区兵马)。 元 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 明太祖 改置大都督府,枢密院遂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和官制,以及枢密院在历史上的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家里的枢密院,他决定我们去哪里度假。2. 初中生:老师是学校的枢密院,她决定我们的课程安排。3. 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枢密院,他决策着学校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公司的CEO就像是一个枢密院,他决策着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
- 故事起源
- 枢密院最早出现在唐朝,是由唐太宗设立的。唐太宗认为军事事务和战略决策非常重要,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于是他设立了枢密院,由一些军事统帅和军事专家组成,负责军事指挥和决策。随后,枢密院成为了中国古代官制中的重要机构。
- 英文翻译
1.{史} [英] Privy Council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枢密院”这个成语与古代官制和军事决策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古代的决策中心,由一些军事统帅和军事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决策和指挥军事事务。
- 词语结构
- 枢密院由三个字组成,其中“枢”意为“中心”,“密”意为“机密”,“院”意为“机构”。整个成语意为“决策中心”。
- 详细解释
- 枢密院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重要机构,成立于唐朝,最早是为了协助皇帝处理军事事务和决策军事战略而设立的。枢密院的职责包括军事指挥、军事计划、兵员编制、军事训练等。枢密院的成员由皇帝任命,通常由军事统帅和军事专家组成。枢密院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国家的军事决策和战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