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比喻枯燥无味的事物。 宋 叶适 《刘氏女自誓为尼怜其操者幸助成之》诗:“世间浮想如枯蜡,还向虚空嫁此身。”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干燥、枯槁、无生气。
- 详细解释
- 枯蜡是由“枯”和“蜡”两个词组成,其中“枯”表示干燥、不生长,而“蜡”则表示没有流动性的石蜡。枯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缺乏活力、失去生机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无生气,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枯燥乏味、缺乏活力。
- 故事起源
- 枯蜡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小宛》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中“无衣无褐”形容了人们生活困苦,而“何以卒岁”表示度过这一年。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干燥、无生气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精神状态如同枯蜡一般,毫无生气。2. 这个故事太枯蜡了,没有任何吸引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枯蜡”形象地想象成一根干燥的蜡烛,没有燃烧的火焰,没有流动的蜡油,毫无生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枯蜡”相关的成语,如“枯木逢春”、“枯鱼涸辙”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形容词,如“干燥”、“枯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花园里的花枯蜡了,需要浇水。2. 初中生:他的笑容如同枯蜡一般,毫无生气。3. 高中生:这本书写得太枯蜡了,一点都不吸引人。4. 大学生:他整天沉迷于游戏中,变得枯蜡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