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园囿名。也称 梁园 。在今 河南 商丘县 东。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 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 曜华 之宫,筑 兔园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 唐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莫恋 兔园 留看雪,已乘驄马合凌霜。” 清 陈学泗 《纪事》诗:“多少 兔园 词客老,空依北斗望 蓬莱 。”
(2).即兔园册。指浅近的书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一:“已就 丹阳 一小小讲席,岁修不及三百金,背老亲而独游,理兔园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已。”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甚乃《学》《庸》《论》《孟》之微言,亦只守兔园坊本之陋説。”
(3).指浅陋之学。 清 龚自珍 《家塾策问二》:“近儒学术精严,十倍 明 儒,动讥 明 人为兔园、为鼠壤矣。”
- 基本含义
- 指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喻胆小怕事、逃避现实的人所依赖的避难处。
- 详细解释
- 兔园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兔园原》,故事中,有一只兔子在丛林中建立了一个安全的兔园,里面没有天敌,兔子们生活得很安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害怕冒险、逃避困难的人,他们只愿意待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挑战。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贬义,形容那些胆小怕事、不敢迎接挑战的人。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些环境或组织,比如某个工作环境缺乏竞争和创新,只追求安逸和稳定。
- 故事起源
- 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兔园原》。故事中,一只兔子在丛林中建立了一个兔园,兔子们在兔园里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这个兔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兔子们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
- 例句
- 1. 他整天窝在家里不愿出门,简直就是个兔园里的兔子。2. 这个公司缺乏创新和竞争,成了一个兔园,没有进步的空间。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兔子的习性,兔子是胆小怕事的动物,而兔园则是兔子的避难所。你可以想象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躲在一个安全的兔园里,不敢面对外界的挑战。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兔子的习性和寓言故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去参加运动会,太紧张了,我宁愿待在家里的兔园里。2. 初中生:我觉得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总是躲在自己的兔园里,不敢接触新的事物。3. 高中生:有些同学害怕面对失败,他们宁愿待在舒适的兔园里,不愿冒险尝试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