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 徐自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温舒 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颜师古 注:“ 温舒 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
(2).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 觚 者 高霸 程同 ,皆夷五族。” 胡三省 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
(3).辛亥革命后曾称 汉 、 满 、 蒙 、 回 、 藏 五个民族为“五族”。
- 基本含义
- 指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也泛指中国的多民族国家。
- 详细解释
- 五族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五个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藏族。这五个民族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语“五族”也可以泛指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强调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和谐。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中国的多民族背景,用来强调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
- 故事起源
- 成语“五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藏族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代表着不同的地域、历史和文化。成语“五族”强调中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强调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 词语结构
- 五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五”和“族”。
- 例句
- 1. 中国是一个五族共和的国家。2. 五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五个不同的民族在一起团结和谐,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
- 延伸学习
- 深入了解中国的多民族背景和文化,可以进一步学习各个民族的历史、语言、传统和风俗习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五个同学来自不同的民族,我们就像五族一家人。2. 初中生: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族共和是我们的优势。3. 高中生:深入了解五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4. 大学生及以上:五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