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不合常法。《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蔡沉 集传:“圣人之法有尽而心则无穷,故其用刑行赏,或有所疑,则常屈法以申恩。”
(2).谓不见於经典,没有根据。《汉书·司马迁传赞》:“ 唐 、 虞 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 黄帝 、 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颜师古 注:“非经典所説。”《魏书·礼志四》:“尚书以礼式不经,请访议事,奉敕付臣,令加考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或谓《礼记》皆 汉 儒傅会之説,语多不经,不必深辩。”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餘万言,其语閎大不经。”《后汉书·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词不经,又类卜相之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女好饮善谈,称神语怪,言多不经。” 孙犁 《秀露集·画的梦》:“我听来,他这些说法,有些不经,也就没有去尝试。”
(4).不禁;禁受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人家不经折的。” 谌容 《独自怎生得黑》:“为什么这么早就生暖气?而且把温度搞得这么高?怕我们这些老头子不经冻。”
- 基本含义
- 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
- 详细解释
- 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做事。形容人行事轻率,不经心细思量。也指对事情不加思索,不加选择地随意行事。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形容人的行为不深思熟虑,缺乏周密考虑。可以用于批评别人的轻率行为。
- 故事起源
- 关于不经的故事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不经的使用例子。
- 词语结构
- 不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是表示否定的副词,“经”是表示思考、考虑的动词。
- 例句
- 1. 他做事太不经了,总是不加思考就行动。2. 这个决定太不经了,没有考虑到后果。3. 他不经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引起了很多争议。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经常”相对比来记忆。不经常做事,代表不经思考,不加选择地行动。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经”的成语,如“经验”、“经历”等,来更好地理解“不经”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不经地跑过马路,差点被车撞到。2. 小学生:我不经思考就回答了问题,结果答错了。3. 中学生:他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太不经了。4. 大学生:他不经地接受了那份工作,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5. 成年人:她太不经了,每次做决定都没有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