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论的词语解释
大论的意思
拼音:dà lùn    注音:ㄉㄚˋ ㄌㄨㄣˋ
基本解释

(1).正大的议论或理论。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下》:“不闻大论,则志不弘;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唐 韩愈 《进学解》:“ 荀卿 守正,大论是弘。”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推吐赤心,敷建大论。”
(2). 吐蕃 官号。论,藏文blon,王族、大臣。《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官有大相曰论茝,副相曰论茝扈莽,各一人,亦号大论、小论。”

基本含义
指大的道理、大的道理、大的事情。
详细解释
大论是指非常重要的道理或事情,通常是指涉及到整个世界或大范围的问题。它强调的是重要性和普遍性,是一种用来表达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总结的成语。
使用场景
大论常常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时,用来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用来指代重要的事情或重要的道理。
故事起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话:“吾观夫大论者,出乎其人之口,辞义虽多,其实一也。”这句话强调了大论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成为了大论这个成语的来源。
词语结构
大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大”和名词“论”组成。
例句
1. 在这个会议上,我们需要讨论一些大论,关乎我们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2. 这篇文章涉及到了一些大论,对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大”字表示重要、广泛,而“论”字表示讨论、理论,从而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大”和“论”相关的成语,如“大公无私”、“言之凿凿”等,来丰富对于“大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懂得更多的大论。2. 小学生:我喜欢读一些大论的故事,可以学到很多道理。3.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大论,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4. 高中生:在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一些大论,如“天下为公”的理念。5. 大学生:在哲学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大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非常有帮助。
(0)
诗文中出现“大论”的诗词

七门堰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

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

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

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

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

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0)

镇阳读书

春深夜苦短,灯冷焰不长。

尘蠹文字细,病眸涩无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虑戕。

寻前顾后失,得一念十忘。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彊。

废书谁与语,叹息自悲伤。

因忆石夫子,徂徕有茅堂。

前年来京师,讲学居上庠。

青衫缀朝士,面有数亩桑。

不耐群儿嗤,束书归故乡。

却寻茅堂在,高卧泰山傍。

圣经日陈前,弟子罗两厢。

大论叱佛老,高声诵虞唐。

宾朋足枣栗,儿女饱糟糠。

虽云待官阙,便欲解朝裳。

有似蚕作茧,缩身思自藏。

嗟我一何愚,贪得不自量。

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

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

退之尝有云,名声暂膻香。

误蒙天子知,侍从列班行。

官荣日已宠,事业闇不彰。

器小以任大,跻颠理之常。

圣君虽不诛,在汝岂自遑。

不能虽欲止,恍若失其方。

却欲寻旧学,旧学已榛荒。

有类邯郸步,两失皆茫茫。

便欲乞身去,君恩厚须偿。

又欲求一州,俸钱买归装。

譬如归巢鸟,将栖少徊翔。

自觉诚未晚,收愚老缣缃。

(0)

赠余纯臣通判

清人如玉如兰荃,元是水晶宫里仙。

贰车海阳未期月,士庶一口咸称贤。

请言清人所以贤,清人貌庄神凛然。

中扃恬夷已自得,志意高洁凌云天。

犀珠焜煌照天地,清人不为迂其视。

金钟球磬杂管弦,清人不以劳其耳。

惟视与听尚不为,岂肯为彼回其意。

是焉神照无不通,岂特视明而听聪。

是非毁誉不立已,轻重默与权衡同。

上訚訚兮下侃侃,和以不同惠而断。

自然民物被休赐,芬馥不驰而自远。

闽山下士狂且恫,二十八年如萍蓬。

遇公于兹心胆空,教诲怜念皆深衷。

大论时闻鍧霹雳,健句每惊争化工。

听言观事潜欣悦,不见累旬如岁月。

作歌笥中时一阅,如对岩岩冰蘖节。

愿公保此清人躬,古来大任求明哲。

(0)

梦蝗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荄。

一蝗百儿月两孕,渐恐高厚塞九垓。

嘉禾美草不敢惜,却恐压地陷入海。

万生未死饥饿间,支骸遂转蛟龙醢。

群农聚哭天,血滴地烂皮。

苍苍冥冥远复远,天闻不闻不可知。

我时心知悲,堕泪注两目。

发为疾蝗诗,愤扫百笔秃。

一吟青天白日昏,两诵九原万鬼哭。

私心直冀天耳闻,半夜起立三千读。

上天未闻间,忽作遇蝗梦。

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嚅嗫色似冤。

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间。

问我子何愚,乃有疾我诗。

我尔各生不相预,子何诗我盍陈之。

我时愤且惊,噪舌生条枝。

谓此腐秽馀,敢来为人讥。

尔虽族党多,我谋久已就。

方将诉天公,借我巨灵手。

尽拔东南竹柏松,屈铁缠缚都为帚。

扫尔纳海压以山,使尔万噍同一朽。

尚敢托人言,议我诗可否。

群蝗顾我嗟,不谓相望多。

我欲为子言,幸子未易呶。

我虽身为蝗,心颇通尔人。

尔人相召呼,饮啜为主宾。

宾饮啜釂百豆爵,主不加诟翻欢欣。

此竟果有否,子盍来我陈。

予应之曰然,此固人间礼。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

蝗曰子言然,予食何愧哉。

我岂能自生,人自召我来啜食。

借使我过甚,从而加诟尔亦乖。

尝闻尔人中,贵贱等第殊。

雍雍材能官,雅雅仁义儒。

脱剥虎豹皮,借假尧舜趋。

齿牙隐针锥,腹肠包虫蛆。

开口有福威,颐指专赏诛。

四海应呼吸,千里随卷舒。

割剥赤子身,饮血肥皮肤。

噬啖善人党,嚼口不肯吐。

连床列竽笙,别屋连嫔姝。

一身万椽家,一口千仓储。

儿童袭公卿,奴婢联簪裾。

犬豢羡膏粱,马厩馀绣涂。

其次尔人间,兵皂倡优徒。

子不父而父,妻不夫而夫。

臣不君尔事,民不家尔居。

目不识牛桑,手不亲犁锄。

平时不把兵,皮革包矛殳。

开口坐待食,万廪倾所须。

家世不藏机,绘绣绵衣襦。

高堂倾美酒,脔肉脍百鱼。

良材琢梓楠,重屋擎空虚。

贫者无室庐,父子各席居。

贱者饿无食,妻子相对吁。

贵贱虽云异,其类同一初。

此固人食人,尔责反舍诸。

我类蝗名目,所食况有馀。

吴饥可食越,齐饿食鲁邾。

吾害尚可逃,尔害死不除。

而作疾我诗,子语得无迂。

(0)

题张公文潜诗卷一首

群才奔正始,辨论轶髯卿。

诸老力推毂,斯文有定评。

龙旗叔孙氏,金笔左丘明。

杕杜尝嗤点,椒兰足陷倾。

穷途乖党侣,陋屋挂冠缨。

彰炳流千载,嗟咨奠两楹。

桑枌堕兵火,简札落寰瀛。

态度云霞蔚,瑰奇珠玉生。

渊停真可挹,川驶不留行。

机杼班扬旧,笙竽陶谢并。

风骚齐穆若,郊岛埒低平。

百末芳蜂采,千岐理刃迎。

斧斤皆阁束,凿枘自天成。

大论尤宏博,短章工冽清。

精微演孔佛,刚毅奖周京。

粝食何曾餍,高标不朽名。

斐然愚小子,钦咏有馀声。

(0)

寄王正叔

形骸饫餍城市劳,思得远去与俗逃。

借来马病行欲倒,著鞭迫急翻奔跳。

连绵半日走十堠,急雨随湿衣与袍。

到家觅火烘衣湿,亟书名纸挥墨毫。

由来道同志易合,顾人谓我此可交。

形秽向逢珠在侧,联坐愧用狗续貂。

喜爱常令对面月,招延不许他有庖。

玄谈直抵世不到,大论许致君为尧。

喧呼脱落笑绝倒,中乐不肯旁诮嘲。

久孤得聚气遂振,张目视人皆么么。

促席捉手坐接膝,不肯放去逾分宵。

平明懒睡未及起,稠叠仆足烦见招。

披囊示我文数纸,晚霞烂漫新晴霄。

魂迷心醉不敢议,畏伏缩若鼠见猫。

同骑疲马远眺望,独止不进须连镳。

江东山水雅丰富,熟视若在图画抄。

嶙峋高疑地作限,浪渺远若天不包。

是时高秋鲈可鲙,爱欲弃绶同鱼舠。

直道有知私自贺,生平郁结数日消。

笑颜快意面改色,食饮惬足肠生膋。

今之腐儒不可洽,欲近俗气先腥臊。

寻常语我我不听,视如秋月鸣蜩蟧。

数日忽得正叔语,温玉摐击金相敲。

胸怀坦傥气焰大,天马断辔鲸横涛。

惜乎偶会复促别,归鞭行袖交相飘。

还家日益无聊赖,口久不语如著胶。

畏人常先走木猭,得食每后残桃螬。

飘风西来岁月晚,寒压天面低不凹。

一夕浓霜死群翠,病若火逼毛发焦。

鸣鸿南飞地得暖,鸦乌暮去林有巢。

使人对之亦自感,平时乃此穷途号。

百忧丛侵方寸乱,顶发不痒手自搔。

时时强酒期自醉,不忍把笔私成骚。

近嫌文字不足学,欲出简札临渊抛。

惟思边堠愿得到,耳静意若闻金刀。

安得铁马十数万,少负弩矢加矛腰。

力在快战不愿守,直令疻斗而血鏖。

东西南北四问罪,使人不敢诬天骄。

增尸为城骨筑垒,滴血衅地尘不嚣。

归来再拜贺太平,亟出敌首都城枭。

如何壮志不可遂,穷愁压挫朱颜彫。

因君知我故道此,以代面语相喧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