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孽竖一词多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心术不正、为非作歹而不知悔改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坏人、恶棍、罪犯等。
- 例句
- 1. 这个孽竖屡犯法律,终于被警方抓获。2. 他是个孽竖,从小就没做过什么好事。
- 基本含义
- 做坏事而不悔改的人。
- 基本解释
邪恶的坏人。《新唐书·李绛传》:“今孽竖就禽,方收威柄,遽以偏将莅本军,纲纪大紊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罪不容诛”、“不可救药”等,来扩展对于描述坏人的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孽竖,老师说他偷了别人的铅笔。初中生:那个孽竖在学校里欺负同学,真是太可恶了。高中生:这个孽竖犯下了多起罪行,终于被警察逮捕了。
- 故事起源
- 关于孽竖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与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观念有关,强调了一个人应该有悔改之心,而不应该坚持错误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直立挺拔,但他的脸上却充满了邪恶的笑容,表示他做了坏事而没有悔改。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孽竖是由“孽”和“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孽指罪恶、恶行,竖指直立、挺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含义,指做坏事而不悔改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境遇悲惨、不可救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