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鸠山的词语解释
鸠山的意思
拼音:jiū shān    
使用场景
鸠山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两个人在争斗或争夺中都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两个人在争斗中过于固执或盲目,最终都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的情况。
例句
1. 他们为了争夺领导权,最终变成了鸠山。2. 这场争斗就像是两只鸠鸟在山上争夺鸟巢,最终却没有一个能够占据。
基本含义
指两个人争斗或争夺,结果都没有胜利。
基本解释

 鸠山系同名词条,包括日本姓氏鸠山和中国地名鸠山。鸠山,是日本的姓氏,在日本是一个不多见的姓,同时鸠山家是望族,从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曾祖父鸠山和夫起,几代人都是议员。他们家的人到中日交战前线服役的可能性不大,也因为鸠山家族在历史上确实与中国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现代京剧《红灯记》和后来改编的电视剧里,日本宪兵队队长叫鸠山,因此鸠山这个姓氏在中国的印象很不好。据说,在今后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禁止使用鸠山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姓氏。鸠山乡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部山区东与文殊、方山镇磨街乡搭界,西北与汝州、登封接壤。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尝试查阅其他与鸠山相关的成语,例如“鸟枪换炮”、“劳燕分飞”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们班上两个同学在比赛中都没有获胜,真是鸠山。2. 初中生:他们两个人为了争夺最佳演员奖一直在争斗,但最终都没有获得,真是鸠山。3. 高中生:这场竞选中,两个候选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最终变成了鸠山。4. 大学生: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领土一直在冲突,最终都没有取得胜利,真是鸠山。
故事起源
关于鸠山成语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两位山岳强者不断争斗,他们互相较量,但最终都无法取得胜利。这两位山岳强者就像两只鸠鸟在山峰上争斗,但最终都没有一个能够占据鸟巢。因此,人们用“鸠山”来形容两个人争斗或争夺,结果都没有胜利的情况。
记忆技巧
记忆鸠山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图像来帮助记忆。想象两只鸠鸟在山上争斗,但最终都没有一个能够占据鸟巢。这个图像可以帮助你记住鸠山的含义和形象。
词语结构
鸠山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详细解释


 英汉词典解释鸠山

词性解释

[地名] [日本] Hatoyama

鸠山家族历史

历史

鸠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到鸠山由纪夫,已有四代家族成员担任首相、外交大臣或议员。而这四代人都与中国颇有渊源,他们的“中国故事”,已然反映出中日关系史的一个侧面。鸠山家族在日本政府中担任高官的第一代成员,是曾任日本政府众议院议长的鸠山和夫。鸠山和夫为日本第一批文部省公派赴美留学生,187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鸠山和夫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中被目为熟悉外国的佼佼者,担任外务省调查局局长和翻译局长,专门处理涉及“洋人”的事务。

1886年8月,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访问长崎,13日,15日两天,水兵上岸后与日本警民发生冲突。在这次事件中,双方都有多人死伤。被日本政府指派处理这一事件的,正是鸠山和夫与司法省刑事局长河津祐之。当时,中国方面的外交军事压力甚大,北洋水师总教官郎威礼甚至曾建议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炮击长崎。这种情况下,鸠山等乘横滨丸轮船于18日匆忙赶到长崎与中方交涉。后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下,这一事件以日本政府赔偿损失告终,史称“崎案”。这件事也成为刺激当时日本大力发展海军的一个原因。 在这次交涉中,鸠山和夫成为鸠山家族第一名与中国打交道的人物。此后,清政府曾颁发给鸠山和夫一枚二等龙宝勋章。

鸠山和夫后来做到众院议长并担任早稻田大学校长,他在任期间采取相对开明开放的教育方针,积极吸纳中国留学生,1905年早稻田大学成立“清国留学生部”,第一年即招收中国留学生762名,规模之大在日本各大学居于首位。民国时期长期担任律师协会会长的唐宝锷,即为当时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之一。

影响力

鸠山邦夫(左)鸠山家族与中国还有密切的经济关系。鸠山由纪夫的母亲鸠山安子是世界最大轮胎企业之一普利司通公司创办人的长女。普利司通公司,因而成为鸠山家重要的财富来源。2007年,普利司通公司在中国的新工厂在惠州剪彩,总投资达到3亿元人民币。如今,普利司通在中国拥有中国总部、4家生产基地、1处培训中心和两处研发机构,日产轮胎2500条以上。在日本的政治世家中,在中国拥有如此雄厚的商业基础,又在政治、民间交流与中国有如此密切关系的,仅鸠山一家。

家族名人

鸠山爷爷鸠山一郎鸠山和夫

在鸠山家族中,出任日本政府高官的第一人,是1896年任众议院议长的鸠山和夫。1896年,40岁的鸠山和夫出任众议院议长,之后还出任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改名为早稻田大学)的校长。任职期间,他采取相对开明的教育方针,积极吸纳中国留学生。1905年,早稻田大学成立“清国留学生部”,第一年即招收中国留学生762名,规模之大在日本各大学中居于首位。

鸠山一郎鸠山一郎

鸠山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是至今家族内最有成就的政治家——曾于1954年12月10日至1955年12月20日期间,三度组阁并出任首相的鸠山一郎。他1954年组建了日本民主党,成为日本战后的政治强人之一。 鸠山一郎与中国的关系颇为复杂,他的夫人鸠山薰子的父亲寺田荣,是日本政治团体玄洋社(侵华急先锋“黑龙会”的后台)的巨头,负责财政大权。当年鸠山家族与玄洋社的联姻,曾被称为“鸠山家统合黑白两道”。1907年,鸠山一郎与薰子结婚时,玄洋社正与中国革命党人往来密切。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时期,鸠山一郎与军部当政的东条英机不合,双方矛盾激化,鸠山曾经辞职以示不满。但是,自1931年起,他两次出任文部大臣,严厉压制左翼力量。1954年,鸠山一郎东山再起,坐上日本首相宝座。由于早年的经历,鸠山一郎深深地知道邻国对日本外交的意义,因而在其任内,特别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尽管由于政治形势的限制,当时实现中日邦交的时机尚不成熟,但鸠山一郎第一次组阁期间,即通过其亲信石桥湛山的努力,达成了中日之间发展民间贸易的协议,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鸠山威一郎鸠山威一郎

鸠山家族的第三代政治人物,是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鸠山威一郎曾在日本政府大藏省(即财政部)连续工作30余年,是当时日本政坛有名的“财神爷”。1970年,他当选参议员,工作重点转入外交方面,曾多次访华,积极支持中日友好并作了大量工作。1976年,鸠山威一郎担任福田赳夫内阁外相,具体负责与中国就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行谈判,为这一条约的缔结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官方的工作以外,鸠山威一郎还从民间角度对中日合作与交流作出了贡献。1954年,鸠山家族建立了国际交流组织——日本友爱青年协会,这个组织被鸠山威一郎用作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1974年,鸠山威一郎接替其母薰夫人就任日本友爱青年协会会长。同年,该协会与中国中日友好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并于1980年前,先后派出三期“中日友好亲善使节团”访华,也曾接待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

1981年,鸠山威一郎积极促成中日双方开展研修生合作项目,同年,第一批中国研修生赴日进修。对日派遣研修生,曾是中日交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也弥补了日本劳动力的不足,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1982年,鸠山威一郎率队到北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的庆祝活动。1984年,他曾组织部分日本青年参加了中国安排的“三千日本青年访华”活动。

鸠山由纪夫鸠山由纪夫

现任日本首相。1947年2月1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外祖父石桥正二郎是著名企业普利司通的创始人,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他196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系,于197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并在那里结识了妻子鸠山幸,他们育有一个儿子,是一名工程师。 鸠山由纪夫早年加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1986年,他首次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至2003年,他第六次出任国会众议员。

1993年6月,日本政坛出现严重危机,包括鸠山由纪夫在内的部分自民党参众议员宣布退党。当月,鸠山由纪夫参与组建先驱新党,后于1996年9月加入当时成立不久的日本民主党,并出任党首之一。1998年4月,民主党与其他3个在野政党合并后,鸠山由纪夫出任干事长代理。此后,他于1999年至2002年间曾一度担任民主党代表的职务,2005年9月起任民主党干事长。2009年8月30日,日本举行国会众议院选举,执政的自民党仅夺得总共480个议席中的119个席,失去了长期掌握的执政地位。

鸠山帮夫鸠山邦夫

日本政治家,属日本自民党。在2007年8月27日首相安倍晋三组织的新内阁中任法务大臣。在2008年9月24日以麻生太郎为首相的内阁中担任总务省大臣,2009年6月12日辞职。麻生在竞选党首、首相前,鸠山邦夫还是麻生竞选阵营的负责人。1948年9月13日生,政治世家出身,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胞弟。其祖父鸠山一郎1954年任日本民主党总裁,接替吉田茂出任首相,主张与中苏改善关系,同时他又主张修改宪法,重整军备。其父亲鸠山威一郎1976年任福田内阁外相。鸠山邦夫自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到田中首相官邸任秘书。1976年首次当选众议员。鸠山邦夫曾任自民党外交部会副部会长、文教部会部会长等职。曾任新进党广报企划委员长、东京都联合会会长等职。1992年任宫泽内阁文部大臣,1994年任羽田内阁劳动大臣。在众议院历任法务委员会理事、文教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鸠山邦夫1993年6月退出自民党,1996年9月与其兄鸠山由纪夫组建民主党,任副代表。1999年回到自民党。 鸠山邦夫1980年曾任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现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理事。

其他名人

鸠山幸夫妇鸠山来留夫

鸠山来留夫本来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门生,艺名“阿部定忠治”。然而,他入行11年却一事无成,最终被降级跟在师傅后面倒茶递水当“跟班”。2009年6月,鸠山由纪夫当选民主党党魁时,北野武突然把他叫去,告诉他:你的机会来了。随后,他开始将艺名改为“鸠山来留夫”,并模仿鸠山的穿着和发型,开始在电视台中和大街上抛头露面。

鸠山秀夫

鸠山秀夫(1884年~1946年) 日本近现代民法学元老。出身于武士望族。190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专业,不久被任鸠山秀夫命为助理教授。1911年-1914年先后于法国和德国留学。归国后与他人一起翻译了大量德国法学著作,对后来日本的法学乃至法制产生了重要影响。1916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民法教授,次年获博士学位。42岁时辞去教授职位、以律师为业。曾是日本法学界著名学者中川善之助、我妻荣等人的老师,主要著作有《债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日本债法各论》和《日本民法总论》等。

相关新闻

日本首相鸠山不来南京谢罪了?

法媒称中日将在今年大和解 鸠山访南京并向中国公开谢罪

法国《费加罗报》2010年1月4日的文章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日本《时事通信》等援引该报道称,中日今年将会上演“和解大戏”。据称,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将会在今年年中访问南京,并向中国人民公开进行“谢罪”。

为了改善日中人民之间的感情,鸠山或将前往南京谢罪。2010年6月鸠山访华时将前往南京,从而打开先例成为第一位访问南京的在任日本首相;很可能在这个当年日军进行过野蛮大屠杀的地方向中国人民进行“公开而坦率的谢罪”。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可能在11月借出席在日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机会,访问在二战中遭原子弹轰炸的广岛,以此表明中国理解日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2009年末中日高层互访频繁,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日本明仁天皇见面,日本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也率百人代表团访问中国,《费加罗报》认为,中日之间近期这些不断接触的举动都只不过是“前菜”。

文章说,最重要的是中日两国“今年将会上演电视剧剧情般的和解大戏”。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将于今年年中访问日军曾经在中国进行大屠杀之地——南京,并向中国人民进行“公开和爽快的谢罪”。报道还称,这之后日本政府也可能会向中国提出邀请,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到访原子弹爆炸地—广岛。

从当年小泉在访问卢沟桥后依然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来看,一两位日本首相的道歉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中日历史问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鸠山像上世纪70年代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华沙时在死难者纪念碑前一跪,我想他会感动整个中国”。

但如果鸠山此次访问如果真是公开而坦率的正视历史,那么我想无论鸠山由纪夫跪不跪中国人民也都会对他的做法给予赞同。虽然南京事件罹难者人数仍是日中的争议点,但目前至少日本政府将准备迈出历史性一步,中日人民也将因此走近。

日本否认鸠山南京之行 “谢罪”传言或不属实

据《中国日报》报道,日本方面2010年1月6日否认媒体关于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将于今年6月访问南京的报道。

日本最大报纸之一《读卖新闻》6日报道称,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计划今年6月出席上海世博会“日本日”活动,在上海逗留期间他可能顺访南京。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媒体和民众的强烈反应。如果南京之访确定,那么鸠山由纪夫将成为“二战”后日本首位到访南京的在任首相。访问也将传达“日本现政府对战争深刻反省”的信息。

然而1月7日,日本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否认了这一消息,称鸠山不会进行此类访问。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则消息只不过是那些希望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人的猜想。”

中国日报网记者7日就此消息的真实性分别询问了中国外交部和日本驻华使馆。外交部表示尚不能对此消息的真实性进行证实。而日本使馆明确表示“这个报道不符合事实”。

邱震海:鸠山到南京谢罪 条件还未成熟

凤凰卫视1月7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欢迎加入今天的《时事开讲》,今天我们要关注两个爆炸性的话题,第一个是最新出炉的美国政府在美国时间的深夜,也就是北京时间7号的中午正式批准对台军售,当中包括了爱国者三型导弹的各个零件。但是并没有透露花了多少钱。对于美国政府这样一个动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也进行了中国立场的阐述和表态,相关的话题我们请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分析。邱先生我们看到这次的批准军售时间点相当特别,是在美国时间的深夜,而且他说是履行小布什政府下台之前的承诺,对这样的话题你怎么评价?

邱震海:他首先这个时间点你说的很对,为什么要在美国的深夜?我们这边当然是中午的时间。所以在深夜无非就是有非常紧急的情况,那些政府的官员,国防的官员才会连夜加班,所以我想这是他们看得非常重的一个,也就是一定要在今天晚上,我们的中午,他们的深夜宣布,这是第一个。

对台军售:美捏住中国军方“软肋”?

邱震海:第二个我认为性质也可以说非常严重,因为什么?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美国首次对台军售。

姜声扬:那是小布什政府答应的。

邱震海:对,但是是他批准的,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对台军售是由来已久的,每一届政府都有。上一次最严重的应该是在2008年10月份,当时美国也是宣布对台军售,当时中国军方马上就宣布大规模中断,或者停止中美方面的交流。但是时过四个月以后,又举行双方的军方的工作小组会议,所以下面一步的情况就看中国军方,一个是中国外交部已经有点回应了。但是我认为中国外交部的回应非常温和,几乎只是例行公事的,没有实质性的内涵在里面。下一步就要看中国军方有什么回应,上一次2008年10月份的时候,中国军方是非常的强硬,刚才我说大规模中断和停止。但是时隔四个月以后,中国军方就向美方军方释出一些风声,表示愿意恢复。所以你看我们用的标题美国是不是捏住中方的软肋?

因为我们知道对中国自从第三代领导人开始,对美外交就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对中国军方来说,对美国军方的军事交流也是跟所有国家军事交流当中重中之重,所以既然两个重中之重,现在从中国军方的一个内部评估,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军方可能认为美国对台军售基本上也是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既然这样,一方面要表示抗议,一方面要反对。但与此同时也不希望以此来影响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因为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会涉及到更大范围,也是两国未来错综复杂磨合互动一个主要部分。这样的思维,当然是对的,当然是积极性的。但是反过来说你这样的思维是不是被美国军方,或者五角大楼内部一部分鹰派人士认为这是你的软肋,你既然说你迫切希望发展跟我的军事关系,以至于你可以暂时的忍受我对台军售,如果说中国军方这种所谓打引号的软肋对美国军方抓住,我认为这肯定就是导致这次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虽然是小布什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还是置中国军方的抗议于不顾,所以下一步就看中国军方如何回应。

我注意到中国海军少将,中国国防大军战略研究所的所长杨毅将军,以前也是驻美武官。他昨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一定要有制裁措施,你哪家美国企业出售军火给台湾,我们就直接制裁你的美国企业,所以我相信也希望未来中国军方能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最主要还是你这个软肋不能捏在美国人手里。

姜声扬:一个爆炸性消息,就是有外国媒体日本的《读卖》还有法国的《费加罗报》报纸报导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可能会借世博期间访问南京,并且谢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反过来去访问广岛,日本政府是否认了,无论怎么样,你认为这个可能吗?

邱震海:从理论上来说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知道从历史上来说,以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1972年的时候就在访问波兰,在波兰犹太人纪念馆面前双腿下跪,以此作出一个谢罪的举动,由此不但是震撼了全世界,感动了波兰人民,也感动了德国人民自己。

邱震海: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关键问题放在目前中日关系的现实,一方面是中日民间的情绪相当的混乱,另一方面中日关系可能未来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在这个时候是不是有必要,或者有可能迈出这一步?我认为中日双方还是要有必要做出非常缜密的评估才可以。

姜声扬:先姑且不谈会不会上演这样的戏码。但是外国媒体分析说2010年是中日大和解年,你同意吗?

邱震海:理论上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知道鸠山由纪夫上任之后,我之前做过评论,是日本最近十几年以来不可多得对中日关系比较友好,有积极的政府。我们看他提出东亚共同体种种的愿景,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中日之间梳理我们之间非常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包括结构性问题的时候,要紧紧抓住鸠山在任期间,我们知道日本内阁基本上像走马灯一样,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走了,尽快的抓住他这段时间架构一些框架性的东西,以使未来所谓后鸠山时代一切不可逆转,就像我们说的后马英九时代一样,一切不可逆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鸠山能够作出这么一个,理论上说象征性的举动以此来感动中国人民,以此来唤醒日本人民等等,理论上说我认为非常有正面和积极作用的。

但是理论只是理论,刚才我们说到勃兰特双腿下跪,如果我们把今天中日之间,尤其在历史关系上,民间的情绪纷扰和当年德国和法国,我认为是完全不可比。因为当年勃兰特双腿下跪的时候是在德国和法国之间,双方的民间情绪针对历史问题已经处理的非常清楚了,双方已经梳理的很清楚了,德国人民对历史清醒的反思非常彻底,法国人民也完全的原谅了。在中日之间完全没有达到这么一种情况,我们看双方的民间只是在历史问题上暂时平息而已,因为现在没有一个日本领导人去参拜靖国神社。但是其实这不等于说双方的民间情绪已经稳定了,至于问题在那里,等一下我们再讲。

中日网民的态度

姜声扬:好,稍候回来我们看看网民对于鸠山可不可能去南京谢罪,会不会原谅他,我们稍候来做一个揭晓。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姜声扬:欢迎继续《时事开讲》,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抵南京谢罪,日本政府已经公开否认了。但是假设如果他真的能来,能够到南京谢罪,公开爽快的说我对不起,对不起中国人民的话,你能够一笑泯恩仇吗?我们来看看网民的看法。大部分53.9%的认为如果他这样做,而且日本能够同时正视历史,网民是愿意的,大部分绝对不可以占24.1%,认为可以的只有11.8%,认为还要赔钱有2.6%。我们看到这样的结果,这个问题还是相当的复杂,千丝万缕,所以你认为这不是简单下跪谢罪可以解决的话,你认为双方的政治家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邱震海:刚才我们的网民结果是在中国网民当中,之前环球时报在网上也做了另外一个调查,也是同样一个问题,据说中日双方的网民对立非常严重,日本的网民绝对是反对,大部分日本的网民是反对。

姜声扬:不让首相去南京。

邱震海:中国的网民差不多,认为你来了,还是看你正视历史的态度等等,由此可见一方面中日之间民间情绪对立很厉害,另一方面其他双方的民间情绪,各自以我的比喻来说,就像没有梳理过一堆乱草丛一样,就是杂草丛生,这里面你不知道你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所以中国网民的意见同样也是如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当然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日本的历史观,前几天我在这里做过评论,我认为日本的历史观,虽然绝大多数日本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我们也不相信未来日本还会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因为二战以后的日本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民主机制,而且和平主义的大潮已经占据了日本的社会主流,但是就历史观而言,日本绝大多数民众历史观是模糊的,他们不像德国的民众一样,你严重的认识到当年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很多人到现在为止还认为当年的战争是一场强权之间的战争,日本的国民,战争就是战争,没有谁对谁错。这种历史观是非常模糊的,如果你从更大的框架上,要从它的文化观,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脱亚入欧,他就希望能够脱离亚洲加入欧洲。同时它的亚洲观,它当年发动侵略战争,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民众认为我们是为了帮助东亚人民。只不过用了错误的手法来帮助东亚人民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有了错误的文化观到错误的亚洲观,必然就导致它错误的历史观,乃至于错误的历史观导致出来的战争观。

再加上他们对当年是不是败给中国,很多日本民众是还是相当模糊的,他们只承认他们败过美国,从来没有承认过他们败给中国等等,同样在中国的民众当中,其实如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历史观就完全正确了吗?过去我们有政治至上的观念,包括国共的历史,很多细节都还没有搞清楚,所以政治至上这是一个。

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国人还需要做什么?

第二个就是包括我们在整理历史过程当中,由于我们中华民族远远没有做到像犹太人那样清晰,我们无法做到给南京大屠杀许多细节,包括死难者人数精确到个位,所以以至于我们跟日本在就南京大屠杀也好,等等许多在细节问题上产生交锋的时候,我本人就遇到过这个问题,2004年我到日本的亚洲战争博物馆,跟他们的馆长去辩论、交锋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许多细节上是拿不出来的。而日本人恰恰以细节见长,但是他的问题是往往会拿出一大堆细节问题,由此来掩盖或者逃避了他对战争责任的承担,他逃避对战争责任的承担,又可以归结为他错误的战争观、历史观、亚洲观和文化观,所有这些问题,我觉得就是刚才我说的,就是像一堆没有梳理过的乱草丛一样。

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论上说中日之间我们呼唤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必须要远见卓识,必须像当年阿登纳、戴高乐一样,力排众议,然后指出我们两个民族的方向。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必须要非常清醒,必须务实。他必须要清醒的知道我身后的民间情绪是怎么样的。当然假如说我能够力排众议,能够带领我的民众向前走,不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当然是非常好。如果说由此会产生很多巨大的反作用,这样的举动是不是一定要做,或者在什么时候做?就像两岸关系一样,我们说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一个合适的议题等等。

从中日之间的关系上来说,我认为我们要正视三个问题,可能就是在历史问题上,第一我们要正视中日领导人如果作出这么一种无论是谢罪也好,标杆性的举动,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就像当年的勃兰特双腿下跪,这是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我们一定要肯定。但是与此同时光有这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问题在中日民间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前几年我们呼吁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小组,现在两年已过,已经差不多结束了,这个月马上就要公布研究结果了。研究结果显示出双方在历史观上巨大的分歧,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存在巨大的模糊和分歧,这是我们也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第三个我们要正视历史问题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中日两国错综复杂种种结构性问题,历史现实和未来,我们在这里也讲过,中日两国以前,或者中国是老大,或者日本是老大,现在换个了,第一次两强并列的局面出现了,在这种巨大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的调试,双方民间如何完成。再加上美国因素,再加上未来等等,

在这么一种过程当中,历史问题到底占什么样的作用,它到底是占至高无上的作用,没有解决历史问题,我们一切都无从谈起,还是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平息,至少不要让这个问题毒化,就像没有梳理过的乱草丛一样,毒化了这堆乱草丛,这堆乱草丛像什么?像一堆干柴,有一颗火星上去,立刻就燃起一场熊熊大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是呼吁双方一定要出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但是这个政治家绝对不是鲁莽。因为如果鲁莽,光有勇而无谋,光是鲁莽、凭自己的意气用事,哪怕你的意气用事完全是占据道德制高点,最后你导致双方的民间情绪在没有梳理的情况下,完全被毒化,我想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我的结论当然这是一个伪命题,现在日本官方已经否认了。至于他要来,还是不要来,要不要谢罪,还是不要谢罪,我建议中日双方的官方在缜密评估双方的民间情绪以及它的积极和负面的效应之后,再作出一个审慎的决定。

姜声扬:所以在梳理中日关系的同时,其实崛起中的中国还是必须要来好好重视日本的存在。相关的话题我们稍候再请邱先生为我们做分析,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稍早前我们提到中日关系要大和解,双方要有远见的政治家,必须要有所作为,要有魄力,不能鲁莽,而且必须要务实。但是民间方面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再次请邱先生为我们做分析。邱先生我们刚才提到政治家该做些什么,但是进入鸠山时代,两国民众该做什么?

邱震海:我的观点是鸠山如果能来谢罪当然非常好,这是一个标杆性的举动,我们喝采,这是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但是与此同时与这个象征性的举动更重要的,我认为我们要利用鸠山时代不可多得的,去扎扎实实在中日民间认知上面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鸠山时代:中日应强劲推动民间交流

邱震海:我们做过学术调研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基础研究,我们有前沿研究。如果说前沿研究没有基础研究做一个铺垫,前沿研究也是无法持续进行下去的。中日之间就是这样,中日之间在政治领导人达成某种共识是很容易的。但是关键问题如果双方的民间情绪毒化,这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的工程我们要扎扎实实的完成。恰恰从刚才网民等等调查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方的民间情绪还是相当的混乱,就像没有一堆没有梳理过的干柴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要利用鸠山这个时代,扎扎实实在民间的交流方面要完成一些强劲的工作。

这个有两个角度,第一个我们要自上而下,如果把所有的问题全都理清了,是最好的。但是这个在中日目前民间情绪非常混乱的情况是难以做到的。另外就是自下而上,你先不要管为什么,要不要管原因,也不要管走向未来,先扎扎实实大规模民间交流去做,这个一定要政府推动,这个请允许我再次引用德国和法国的经验,1963年在二战仅仅结束18年以后,就是由于两个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德国是阿登纳,法国是戴高乐,完成了《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是强制性的推动大规模民间交流,比如它规定每年有多少万年轻人一定要到对方家庭里面去居住,每年两国外交部政府的官员处长一级,比如说三个月,局长一级半年,一定要有常规的机制,所以我认为这个是一定由政府推动。这个现在快点利用鸠山还在台上的机会,使后鸠山时代不可逆转,所以我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日两国现在民间交流的规模太少,中日两国目前人数之多,每年有几百万年轻人互相住到对方的家里去完全不为过,每年有几十万政府官员互相往来,定期的互相往来也是毫无为过的。

而且至于那些民间历史问题,我们当然也要扩大一些范围,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可以有各个层次的学术交流。这种学术交流我称之为准学术交流,它不是象牙塔里,不光是学者里面,我们可以多搞一点论坛,在电视上,在民间多搞一些论坛,一方面不使他毒化双方民间的氛围,但是与此同时也不光是局限在两个国家就那么几十个学者象牙塔里面,适当扩大一些范围,扩大到公众平台上去。通过这两个切入点,有五年,十年,二十年,我想未来情况有所改观,赶紧利用鸠山时代,赶紧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好过那些到南京磕头、鞠躬,反而回去毒化了日本国内的气氛,我认为在中日之间,可能现在做实质性的事情,比做象征性的事情更有意义。

姜声扬:外国媒体有预测,2010年是中日大和解年这个说法可能有点一厢情愿,不但是中日关系千丝万缕,在各个层面各个因素都有。如果让你整理和归纳,你认为哪些理由,中国应该再重视日本?

邱震海:其实中日之间应该互相都重视,日本也应该非常重视中国才对,这是日本人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为何应高度重视日本?

邱震海: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日本?两个理由,第一个从历史的原因,第二个从现实的原因。历史上我们知道在东方衰败之后,过去几百年当亚洲重新起来的过程当中,无可非议日本是第一个亚洲现代化国家,当时我们去掉亚洲四小龙,那个小国家,小地区,中国是第二个国家,所以这两个国家先后在爬山。在这个过程当中,再加上过去中日两国次序的互换,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

但是日本犯了一个问题,就是它只完成了物质和经济军事现代化,没有完成精神现代化的过程。所以才导致20世纪上半叶他发动侵略战争,所以才导致他现在有那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历史观,这是中国在崛起过程当中要吸取的教训。日本一方面是我们一个参照对象,包括在改革开放之后日本也是我们追赶学习的对象,日本对中国改革开放有非常大的贡献。但是日本在过去若干年,尤其他崛起期犯过的错误,不应该成为今天和未来中国继续犯的错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不但是中国物质学习的对象,技术学习的对象,也是在精神层面上中国一个老师。

另外从现实的层面上我认为也非常重要,现实的层面上,我们知道两个,一个中国和日本共同完成现代化过程,另外从战略层面,我觉得中国也要高度重视日本,我个人感到担忧的现象虽然现在G2中国领导人非常警惕,也否认。但是在过去几年过程当中,我们过多把崛起的注意力放在国际势力延伸上,而忽视了自己内部的问题,当然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在国际势力的延伸上,似乎我们现在给全世界的人都有一种印象,就是中美两级已经形成了,全世界的问题只要中国和美国能够搞定,就可以了。

我认为过早形成中美两级,对中国未来长远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个人还是倡导这么一个战略,中国要尽可能把过去一超多强,里面的多强其他国家,如何进来,稀释过早形成的中美两级抗衡的局面。这个分两个层面,第一在全球层面,我们要紧紧抓住欧洲,以使美中欧三足鼎立,就像一个三脚架一样,三脚架是最安全的,两角架是最不安全的,尽可能拉住欧洲来稀释中美战略格局。在亚洲地区非常重要,亚洲地区我们知道中国和美国在这个地区既合作又潜在的对抗,你看无论在台湾问题,对台军售,还是在南海问题上背后都有一个美国影子,包括在日本背后,也有美国的影子,所以我国在亚洲地区,其实美国早已经存在在亚洲地方了。现在中国开始崛起之后,美国因素和中国的影子当然会产生一个潜在的对抗,这对中国在这个地区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这个地区我们要抓住另外一个强国就是日本。日本一方面是中国一个巨大的(他者音对),历史、文化,另外一方面它又是美国一个同盟国,但是与此同时它又在文化地理上又属于亚洲,它又是中国一个绕不开的邻居,它必须要跟中国打交道。而且它今年如果不出意外,它今年的经济总量就会被中国所超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在战略层面上,刚才我们谈了很多精神层面上,在战略层面上紧紧抓住日本,紧紧跟日本搞好关系。当然不可能解决问题永久,日美同盟还是日美同盟,但是有可能会逐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逐步的减少美日双方由于中国崛起而产生共同的战略需求,请允许我再重复一遍,由于中国崛起,美日之间可能会在这个地区产生某种共同的战略需求。我们能不能去减少美日之间共同战略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同美国搞好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美国的盟友,在全球层面上一定要拉住欧洲。欧洲当然也是美国的盟友,在地区层面说要紧紧的拉住日本,所以我认为中国有许多理由,无论从历史上,亚洲现代化共同的伙伴,中国曾经是日本的老师,但是日本亚洲现代化过程当中,它犯的错误也是中国应该吸取的教训,包括在战略层面上,在地区战略上要紧紧抓住日本来稀释地区层面上可能会过早形成中美两级,既合作又互相潜在抗衡的这么一种局面。

姜声扬:所以说中日关系如果能够把历史问题从一个瓶颈变成一个突破点,是更好的。

邱震海: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问题我认为在中日结构问题上,不是占有主导地位的。

中国地名

鸠山乡,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部山区。东与文殊、方山镇磨街乡搭界。西北与汝州、登封接壤。

面积96平方公里,31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约2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20万人

鸠山乡,地处禹西深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峦叠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位于鸠山乡西北部与汝州、登封交界处的大鸿寨山,海拔1156米,为许昌第一高峰。

涌泉河发源于大鸿寨山东麓,贯穿鸠山乡东西,辖区内流程十多公里,注入纸坊水库

鸠山乡,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 煤炭储量3500万吨以上,铝钒土储量1.4亿吨以上。

高岭土、耐火粘土 储量1.8亿吨以上,石灰石、上水石、金、银、铜、镁等储量可观。群众存款许昌市第一,综合实力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各项经济指标位居禹州市前列

(0)
诗文中出现“鸠山”的诗词

溪雨亭

尘土孤城空自忙,不知精舍早秋凉。

林间曲折磬三里,天上金光月满堂。

净饭打鱼刳老木,寒灰添火爇明香。

鸠山脚溪声好,流入人间雨意长。

(0)

野眺

野眺西山水畔行,五湖波浪静无声。

短垣故逗仙人杏,啼罢鹁鸠山雨晴。

(0)

覆舟行为张春帆作

十月那得飞霹雳,风来挟水水冲击。

船头倒曳船底高,一声下落幽宫阒。

众客争抱危樯出,徐上邻船各相觅。

一客未见众悲伤,须臾却走过芦荻。

张子负才气,志本轻江湖。

渡江舟覆死亦易,慷慨尚与常人殊。

我今为子喜无恙,神魂不定翻惊吁。

太阴鼓气森黪黩,纠纷百怪来深谷。

张口食人亦爱才,下士大笑奇士哭。

冯夷傲睨舞且歌,千里万里无平陆。

但使一日身不死,回身又向此中逐。

嗟哉行路难,茫茫若登天。

登天苦寥廓,行路忧迍邅。

君不见发鸠山中有精卫,衔石填海海水逝。

(0)

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连不能去

偶来寻晚景,便觉涤嚣烦。

岸柳相搀绿,风荷各自翻。

归云何处宿,惊鹜或时喧。

不奈沧波阔,鸠山有故源。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