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坌息的词语解释
坌息的意思
拼音:bèn xī    注音:ㄅㄣˋ ㄒㄧ
使用场景
坌息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些突然的静默状况,比如在一个嘈杂的场所突然安静下来,或者在一个喧闹的环境中突然出现寂静。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声音突然消失或停止传出的情况。
例句
1. 在演唱会结束后,观众们的喧闹声坌息了。2. 教室里一片嘈杂,直到老师进来,才坌息下来。3. 风停了,整个海面上的声音都坌息了。
基本含义
指声音停止、不再传出。
基本解释

谓喘粗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 耿 ﹞始復奔,哆口坌息,不敢少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陈宝祠》:“叟自去。俄偕一童,提絳纱笼,坌息而至。”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坌息相关的成语,如“寂然无声”、“静悄悄”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时,操场上原本喧闹的声音突然坌息了。2. 初中生:在图书馆里,大家都保持安静,整个场景一下子坌息了。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教室里的喧闹声立刻坌息下来,大家都在等待成绩的公布。
故事起源
据传,坌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巡游至巴蜀地区,他的声音非常嘹亮,能够传达到很远的地方。然而,当他巡游至巴蜀地区的一座山上时,他的声音突然停止了,再也传不出去了。于是,人们就用“坌息”来形容这个突然的静默。
记忆技巧
要记忆坌息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停止声音”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喧闹的场景,突然停止了声音,这就是坌息的意思。
词语结构
坌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第一个字是形声字,第二个字是会意字。
详细解释
坌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坌”意为停止,第二个字“息”意为声音。坌息的基本含义是指声音停止、不再传出。它常用来形容原本喧嚣的场景突然安静下来,或者指某个声音突然消失。
(0)
诗文中出现“坌息”的诗词

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

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

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

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

閒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

惟时炎火衰,清秋朝暮凉。

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

遥山露云表,远水连天光。

独游不自得,遐眺有馀伤。

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

言归日已夕,月出林苍苍。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