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僭逆的词语解释
僭逆的意思
拼音:jiàn nì    注音:ㄐㄧㄢˋ ㄋㄧˋ
使用场景
僭逆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无视规则、擅自行事,超越自己的权限或身份,冒犯上级或者侵犯他人的权益。这个成语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政治、商业、教育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僭逆来形容某人冒犯上级、越权行事,或者某组织无视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的利益。
例句
1. 他的行为完全是僭逆,无视了公司的规定和领导的权威。2. 这个组织的决定明显是僭逆的,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就擅自决定了重要事务。
基本含义
指超越自己的身份、地位,冒犯上级或者侵犯他人的权益。
基本解释

(1).越礼犯上。《后汉书·孔融传》:“又 袁术 僭逆,非一朝一夕。” 宋 苏辙 《历代论五·陆贽》:“臣料其间必有旁遭詿误内畜危疑而计不能止者,未必皆处心积虑果於僭逆也。”《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众议皆谓 孙权 僭逆,宜絶其盟好。”
(2).指僭逆之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涤僭逆於 岷山 ,羈巢处於西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补乡试》:“自庚申已后,诸僭逆以次削平,各省次第补行乡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僭逆”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僭越”、“逆来顺受”等,来拓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做了一些僭逆的事情。2. 初中生:这个学生越级参加了高年级的比赛,被老师批评为僭逆行为。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经常僭逆,导致他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4. 大学生:在学术界,僭逆行为会被严厉谴责,需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故事起源
僭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王,他非常贪婪和傲慢,总是超越自己的身份,随意决定国家的事务,甚至侵犯百姓的权益。这个国王的行为被人们称为“僭逆”,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了成语,并被用来形容超越身份、冒犯上级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僭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试图超越自己的身份,向上冒犯上级,这种行为是非常冒险和冒犯的,因此被称为“僭逆”。
词语结构
成语“僭逆”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僭”是动词,表示超越、侵犯;“逆”是形容词,表示违背、冒犯。
详细解释
僭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僭”意为超越、侵犯,而“逆”则表示违背、冒犯。因此,僭逆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者组织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冒犯上级或者侵犯他人的权益。
(0)
诗文中出现“僭逆”的诗词

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其六伤时哭贾生

僭逆真苕燕,腥膻尚井蛙。

苍生困徵敛,黄屋久咨嗟。

北狩终当返,东巡亦未赊。

皇基甚宏远,四海会为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