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传说 春秋 时 伯牙 善弹琴, 锺子期 善听,二人遂为至交。见《列子·汤问》。后因以“牙弦”称精美之琴,寓有相知之意。弦,亦作“ 絃 ”。 唐 许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诗:“ 周 醪忽同醉, 牙 弦乃共挥。”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 牙 絃入契, 郢 握称珍。”
(2).借指琴声。喻绝唱,杰作。 唐 裴夷直 《题<断金集>后》诗:“ 牙 弦千古絶,珠泪万行新。”
- 基本含义
- 指琴弦,比喻言辞或歌词动人,使人感动。
- 详细解释
- 牙弦一词最初源自于古代乐器琴,琴弦是由牙制成的。牙弦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琴弦,比喻言辞或歌词动人,使人感动。牙弦意味着某种音乐或歌词的美妙之处,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 使用场景
- 牙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歌曲、诗词或演讲等文字或言辞动人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夸奖某个人的表达能力出色,或者形容某个作品的艺术价值高。
-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牙弦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文心雕龙·乐府》一书中。这本书是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有一篇专门讲述音乐的章节。在这篇章节中,萧统用了“牙弦”这个词来形容音乐的美妙之处。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牙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这首歌的歌词真是牙弦啊,听了让人心情愉悦。2. 他的演讲真是牙弦,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牙弦与音乐或歌词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根由牙制成的弦,当它被拉动时,会发出动人的声音,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文人对音乐的赞美和探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歌的歌词真是牙弦啊,我听了好感动。2. 初中生:老师的演讲真是牙弦,让我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了。3. 高中生:这首诗的意境真是牙弦,读起来让人心生向往。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对白真是牙弦,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