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自觉行善。《韩非子·显学》:“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故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为轮者不待自由之木。”
- 基本含义
- 指自己修养好,做到善良正直。
- 详细解释
- 自善是由“自”和“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自”表示自己,表示主动性和自觉性。“善”表示善良、正直。自善指的是自己修养好,做到善良正直,内外统一,行为端正。
- 使用场景
- 自善一词常用于教育、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讨论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自觉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到善良正直,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 故事起源
- 关于自善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寓言故事与之相关。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王善的人,他一直以善良、正直著称。有一天,他在路上发现了一个被弃置的钱袋,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王善拾到钱袋后,没有贪图私利,而是将钱袋交给了官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应该始终坚持。
- 词语结构
- 自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一直自善自助,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公民。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他们自善自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自善”与“自己修养好、做到善良正直”这个基本含义进行联想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寓言故事中的王善,他以善良正直著称,这也是自善的内涵。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善相关的成语,如“自律”、“自强”等,以丰富对自我修养和道德品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自善自爱,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2. 初中生:我们应该自善自助,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好准备。3. 高中生:大家要自善自律,不要追求虚浮的东西,而是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