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静士的词语解释
静士的意思
拼音:jìng shì    注音:ㄐㄧㄥˋ ㄕㄧˋ
使用场景
静士一词常用于赞美那些具有内心深邃、性格平和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修行佛法、修身养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性格沉稳、不善言辞的人。
例句
1. 他是一个静士,从不参与争吵和纷争。2. 她虽然是一个静士,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发表出色的演讲。
基本含义
指性格沉静、安静的人,也可以指从事修身养性、修行修道的人。
基本解释

(1).隐居之士。 宋 苏轼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诗:“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 明 方孝孺 《见山堂记》:“惟夫幽人静士遗外物而不嗜,故独见之。”
(2).沉静稳重的青年男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潘立亭 ﹞《偶成》云:‘静士难为介,静女难为媒。嫁容静女丑,交面静士羞。’”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士为知己者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静士,上课时从不说话,但成绩却很好。2. 初中生:我希望成为一个静士,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3. 高中生:他是一个真正的静士,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专心学习。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静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的“君子”一词在古代是指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而“士”则是指学者、知识分子。后来,人们将“士”与“静”结合起来,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内心宁静、修身养性的人,即静士。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静”和“士”两个字分开记忆,然后联想“静”代表平静、沉静,而“士”代表学者、修行者,从而记住静士的含义。
词语结构
静士是由形容词“静”和名词“士”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静士是由“静”和“士”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静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原指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的人。后来,静士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修行修道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性格沉静、安静的人。
(0)
诗文中出现“静士”的诗词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

髯张既超然,老潜亦绝伦。

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

归从三人游,便足了此身。

公堤不改昨,姥岭行开新。

幽梦随子去,松花落衣巾。

(0)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0)

山游怀古

迅烈驱黎瘴,委蛇陡翠微。

汉宫尘漠漠,随社黍离离。

圣远津稀问,蟾升树亦辉。

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

边檄兴师旅,秋深近阻饥。

仲由刚协力,曾点志同时。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0)

赴热河晚憩溪梁

群山作秋容,萧然如静士

月出烟光融,山空疑远徙。

解鞍步河梁,高天净无滓。

傥值身心閒,景物睹尤美。

因羡耦耕人,销声向云水。

(0)

旅舍中秋一首

芦笙茆茹野人编,竹几藜床已侈然。

月满光临感珠夜,风高冷过曝衣天。

酒浮炉肆人呼友,雀啅梅花鹭睨莲。

静士兀然方止酒,旧琴不计有无弦。

(0)

秋怀十首·其六

林皋一叶脱,静士最先知。

自我抱兹独,悠然星气驰。

乾坤一逆旅,鼎鼎竟何为。

枯荣俯仰中,儿辈浪自悲。

青云渺难必,白发不可辞。

得饱良已泰,雨畦瓜芋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