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神名。 春秋 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 鲁隐公 )之为公子也,与 郑 人战於 狐壤 ,止焉。 郑 人囚诸 尹氏 ,赂 尹氏 而祷於其主 钟巫 ,遂与 尹氏 归而立其主。” 焦循 《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 钟巫 。 尹氏 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 隐公 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史记·鲁周公世家》:“十一月, 隐公 祭钟巫,齐于 社圃 ,馆于 蔿氏 。” 裴駰 集解引 贾逵 曰:“钟巫,祭名也。” 清 屈复 《鲁隐公菟裘》诗:“为我杀人者,即为杀我人,钟巫之祭徒纷纷。”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心思或行为不可捉摸、难以琢磨。
- 详细解释
- 钟巫是由“钟”和“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钟,本意是指大钟,引申为心思、意图;巫,指巫术、巫师,引申为神秘的、难以琢磨的。钟巫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心思或行为像钟巫一样不可捉摸、难以琢磨。
- 使用场景
- 钟巫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思或行为难以预测、难以理解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计谋、意图,或者形容某种情况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特点。
- 故事起源
- 钟巫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齐人有钟巫者,见晋侯,曰:‘能无言乎?’对曰:‘不能。’‘能无辞乎?’对曰:‘不能。’‘能无问乎?’对曰:‘不能。’‘然则奚为者来?’对曰:‘闻君好士也,敢告不肖之过也。’”这个故事中,钟巫以不可捉摸的方式进见晋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此以后,“钟巫”成为了形容人的心思或行为难以琢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像+钟巫+一样
- 例句
- 1. 他的心思像钟巫一样,让人难以琢磨。2.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钟巫一样,让人摸不透。3. 她的行为像钟巫一样,让人捉摸不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钟巫这个成语与神秘、难以捉摸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巫师在敲打着一只大钟,让人难以琢磨他的意图和心思。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钟巫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不可捉摸”、“难以琢磨”等,以扩展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就像钟巫一样,让人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钟巫一样,让人捉摸不定。3. 高中生:他的计谋就像钟巫一样,让人难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