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配偶。 唐 李贺 《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王琦 注:“对值,犹匹偶也。”
- 基本含义
- 指两个相互对立的价值或意义,相互对照,相互衬托。
- 详细解释
- 对值是由“对”和“值”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对”表示相对、相对立的关系,“值”表示价值、意义。对值指的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价值或意义,通过相互对照、相互衬托,使得彼此的价值更加凸显。
- 使用场景
- 对值常用于形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观点,通过对比来衬托彼此的特点。可以用于描述艺术作品、文化现象、社会问题等。
- 故事起源
- 对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说:“君子之道,可以察于野。有材不遗,有美不匿,对值而已矣。”庄子在这里通过对值来表达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即君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和原则,不因外部的诱惑或压力而改变。
- 词语结构
- 对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幅画的对值很高,画家通过对比明暗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力。2. 这两个观点的对值很明显,一个强调个人利益,一个强调集体利益。3.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对值”这个成语与对称的图形联系起来,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成语中的其他“对”字相关的成语,如“对立”、“对称”等,以扩展你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和同桌的作文是对值的,我的写得很好,而同桌的写得很差。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对值很大,一方面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3. 高中生:这两种观点的对值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