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屈声的词语解释
屈声的意思
拼音:qū shēng    注音:ㄑㄩ ㄕㄥ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惊吓、受辱或遭受委屈时的声音变化。也可以用来比喻心情低落、无法自由发声的状态。
例句
1. 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时,他屈声道:“我会努力改正的。”2. 她因受到冤屈而屈声哭诉,让人心生同情。
基本含义
指因恐惧、屈辱、委屈等原因而声音变得低沉、颤抖,无法发出正常的声音。
基本解释

指因受屈而形成的声誉。 唐 无名氏 《玉泉子》:“此人调举久不第,亦颇有屈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 蕡 期月之间,屈声播於天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音调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哀声”、“怒火中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小明不小心摔倒时,他屈声哭了起来。2. 初中生:看到恶霸欺负弱小的学生,小红屈声大声呼喊着让他们停止。3. 高中生:在面对高考的压力时,她屈声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
故事起源
《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屈声,言屈抑之声。”这说明屈声一词最早是用来描述音乐中的音调变化的。后来,这个词汇引申为描述人的声音变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屈辱”、“恐惧”、“委屈”等情绪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因为受到屈辱而无法发出声音,这样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屈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屈”是动词,“声”是宾语。
详细解释
屈声一词源于古代的音调学,指音调由平调向上升调转变。在现代汉语中,屈声则表示人因为恐惧、屈辱、委屈等情绪而声音低沉、颤抖,无法发出正常的声音。
(0)
诗文中出现“屈声”的诗词

贻钱塘县路明府

志业不得力,到今犹苦吟。

唫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世路屈声远,寒溪怨气深。

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

(0)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其三

谪官似我无归计,落第怜渠有屈声

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

黄冈俯仰成陈迹,白首蹉跎畏后生。

归去且安南巷乐,莫看歌舞醉长檠。

(0)

酬彭伉

公孙阁里见君初,衣锦南归二十馀。

莫叹屈声犹未展,同年今日在中书。

(0)

送潭州陆户曹之任

三语又为掾,大家闻屈声

多年名下人,四姓江南英。

衡岳半天秀,湘潭无底清。

何言驱车远,去有蒙庄情。

(0)

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其一

包含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

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唯是屈声多。

云来岛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

(0)

汪运干容安斋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