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贪利。《礼记·大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郑玄 注:“戾之言利也。”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贪戾》:“ 郑 义本谓贪戾即贪利耳,故下注云:‘君若好货,而禁民滛于财利,不能止也。’一人贪利,而一国作乱,即下章‘财聚则民散,货悖而入,货悖而出’之义。”《韩诗外传》卷六:“如是则持厚者进而佞諂者止,贪戾者退而廉节者起。” 清 唐甄 《潜书·除党》:“以贪戾之徒,一夕相亲,厚于兄弟者,岂以义固哉?将以取人之财也。”
(2).贪婪暴戾。《吕氏春秋·义赏》:“姦伪贼乱,贪戾之道兴。”《史记·魏世家》:“ 秦 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仪德行。” 唐 李绅 《忆寿春废虎坑》诗:“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 赵文华 为 分宜 义子, 欧阳必进 为 分宜 妻弟,特以贪戾与闒茸相继见逐。”
- 基本含义
- 指人贪婪凶恶,心存邪念,行为凶恶、残暴。
- 详细解释
- 贪戾是由“贪”和“戾”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贪”表示贪婪、贪求;“戾”表示凶恶、残暴。贪戾形容一个人心地邪恶,贪婪凶恶,行为残暴。
- 使用场景
- 贪戾一词多用于形容人性恶劣,行为凶恶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的人,或者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残暴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贪戾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心地贪婪、凶恶残暴的人最终遭到了报应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贪戾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贪婪凶恶,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词语结构
- 贪戾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两个形容词性的汉字组成,形容一个人的心地和行为。
- 例句
- 1. 这个人贪戾得连自己的亲人都欺骗,真是可恶至极。2. 那个贪戾的官员只顾自己的私利,完全不顾百姓的疾苦。3.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贪戾更可怕的了,它会让人心灵变得黑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贪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贪婪和凶恶的念头,他的行为也变得凶恶残暴。将这个形象牢记于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贪戾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凶多吉少”等,来扩大对贪婪凶恶行为的理解和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太贪戾了,偷了很多东西。2. 初中生:他为了钱不惜伤害他人,真是太贪戾了。3. 高中生: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完全是贪戾之徒。4. 大学生:那个公司老板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是个贪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