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耸身的词语解释
耸身的意思
拼音:sǒng shēn    注音:ㄙㄨㄙˇ ㄕㄣ
基本解释

◎ 耸身 sǒngshēn
[jump] 纵身向上
他耸身跃上矮墙

详细解释

纵身向上。 汉 扬雄 《解难》:“独不见翠虯絳螭之将登虖天,必耸身于 苍梧 之渊。”《立世阿毗昙论·南阎浮提品》:“是人登 金边山 顶,转面向北,耸身远望,唯见黑暗,怖畏而反。”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李太白得仙》:“有人自北海来,见 太白 与一道士在高山笑语,久之。顷道士于碧雾中跨赤虬而去, 太白 耸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东去。”《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包勇 便向地下一扑,耸身上房,追赶那贼。” 鲁迅 《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幸而国产电影也在挣扎起来,耸身一跳,上了高墙;举手一扬,掷出飞剑。”

基本含义
形容身体或物体挺直、直立。
使用场景
耸身常用于形容人的姿势、体态或物体的形状。在表达人的姿势时,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站得笔直、挺拔;在描述建筑物或山峰时,可以用来形容其高大、挺拔的外观。
故事起源
耸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在小说中,贾宝玉形容黛玉的身姿时,用了“耸身”。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词语结构
耸身是由“耸”和“身”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耸”表示高大、挺拔的意思,“身”表示人的身体。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
例句
1. 他站在讲台上,耸身而立,给人一种自信和威严的感觉。2. 这座高楼耸身入云,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身体挺直、笔直向上,形成一个耸身的姿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身体姿势、物体形态相关的成语,如“挺胸抬头”、“高瞻远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讲课时,我看见同桌耸身听讲,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坐得笔直。2. 初中生:比赛开始时,运动员们耸身准备出发,全场观众都为他们加油。3. 高中生:考试前,同学们都在图书馆里耸身备战,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以上关于“耸身”词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耸身”的诗词

瑞树歌

长白之山天所作,隆崇案衍邻嵎峓。

众水之源会其极,中产万木两仪神秀钟於兹。

万木偨池郁争长,问年皆在循蜚疏仡时。

以上厥有瑞树为之伯,如星拱北群所瞻仰栖灵祗。

命图以来真神奇,毕歆河本鸭绿支。

船不能进易,威呼溯流而上乃至西埒墨勒溪。

威呼又不能进,舍舟陆行一由旬,斯见瑞树临厜㕒。

近树无凡草,金光蔚敷披,耸身三丈五尺馀。

七分去二其合围,上分十有二大枝。

茎叶轮囷各异姿,其种有八若列眉。

松桧白杨遮勒穆期,紫桦白桦密克特木及白榆。

自顶至根合十馀丈峥参差。

灵芝九本三秀滋,是皆纪实非虚词。

乃信神壤天所秘,未许尘世寻常窥。

大椿徒传八千岁,较此奚啻父视儿。

特一瑞树真足陵驾前古史所垂,宜乎长白之山开我国家,万年有道无疆基。

(0)

石桥山

散策南山下,逶迤登石桥。

五涉曲涧水,两山郁岧峣。

夤缘度绝壁,攀萝俯山椒。

悬瀑泻层崖,冰华垂空飘。

盘纡上石磴,天梯飐回飙。

厕足得平地,耸身凌丹霄。

入谷烟霞深,松竹声萧萧。

会当发天秘,剪此荆榛条。

结屋栖白云,览瞩千峰遥。

土沃既宜耕,山深仍可樵。

因之习天游,已足远世嚣。

悠然万物表,我隐谁能招。

(0)

五歌·其二水鸟

水鸟山禽虽异名,天工各与双翅翎。

雏巢吞啄即一例,游处高卑殊不停。

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击搏挽裂图膻腥。

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

为人罗绊取材力,韦韝綵绶悬金铃。

三驱不以鸟捕鸟,矢下先得闻诸经。

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鸥闲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宁。

今朝棹倚寒江汀,舂锄翡翠参鵁鶄。

孤翘侧睨瞥灭没,未是即肯驯檐楹。

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

精神卓荦背人飞,冷抱蒹葭宿烟月。

我与时情大乖剌,祗是江禽有毛发。

慇勤谢汝莫相猜,归来长短同群活。

(0)

梅窗歌寿何处士作

吾闻罗浮之山四万八千丈,绝顶仙葩隔尘壤。

铁干斜撑大海滨,霜梢乱插遥天上。

江南十月寒信来,雪花如席飞瑶台。

千枝万枝冻欲折,凌风一树何奇哉。

清标雅质真绝俗,为谁移向孤山麓。

东阁曾闻杜陵句,西湖更入林逋目。

道人自是姑射仙,几年采药罗浮巅。

参差老态看不足,却窥春色来湖边。

满屋琳琅坐相对,五夜虚窗月光碎。

夜永宁知素影单,酣歌绝胜红妆醉。

缟衣鹤氅何翩翩,况有逸思凌开元。

有时兴到起濡墨,阴铿何逊皆陈言。

只今尚作梅花主,甲子一周还二纪。

山房乍夜春意回,彷佛枝头闻翠羽。

绣屏朱户罗婵娟,孙枝绕膝才且贤。

折花浸酒为翁寿,清香习习来华筵。

王母安期世谁识,玉桃丹枣空陈迹。

岂若冰肌耐岁寒,破臈含春映朝日。

梅窗叟,且莫吟,繁苞落羌笛,国艳传幽琴。

遥望罗浮隔南粤,玉宇雕梁迥清绝。

耸身欲去重徘徊,冉冉云軿下天末。

且挥白鹤留人寰,几番渤海成桑田。

更卧梅花三百年,一筇长啸凌苍烟。

(0)

进学篇寄坦居五弟

君不见东鲁泰岱高绝淩青天,磨厓日观穷跻攀。

扪萝披石蹑危磴,耸身直上云霞巅。

又不见黄河穿塞决昆崙,排山倒海驱蛟鼋。

冲波逆折不畏险,扁舟直抵银河边。

仰止胁息坐长叹,望洋惊阻空流连。

邱阜之堤,沟浍之水,亦将听其嵯峨而潺湲。

君不见仲尼没后圣道孤,奸臣贼子无日无。

辟杨排墨正人心,子舆生将天地扶。

干戈扰攘递狂秦,文运否极遭屠诛。

董子崛起烈焰馀,天人义利非龃龉。

承先开后赖此人,诚哉不愧为醇儒。

自汉以还千馀年,出玄入空纷驰驱。

择焉不精语不详,茫茫道脉悲荒芜。

五星聚奎炎宋兴,名儒辈出微言明。

人知尧舜皆可学,日月丽天江河行。

天生大人何巍巍,赋性不异我与而。

男儿奋兴能自立,邵大周精安足齐。

君不见一篑为山平地中,累累不绝起高峰。

疋缯将完丝忽断,机轴空劳不成练。

地易崩摧天易老,日月禅代无昏晓。

人生百年能几时,朝如春花暮秋草。

青年乘时不早图,倏忽万类同枯槁。

(0)

金华山三洞歌

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

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

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

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

千岩拔崔嵬,万壑亘迤逦。

高欲凌空同,侧若摧鸟鼠。

括苍与台雁,琐细不足拟。

帝鸿既长逝,雨师邈难招。

回看昔日讲堂洞,却忆当时刘孝标。

九龙蜿蜒读书处,穹岩怪石摩苍霄。

荒坟突兀葬彩笔,至今词客何寥寥。

讲堂信郁纡,朝真益弘敞。

天门划然开,石洞豁榛莽。

恍然坐我金银台,昆丘玄圃恣来往。

青虬赤鲤尽罗列,三仙七圣时俯仰。

幽怀转轶荡,胜槩杳莫穷。

飞梁百尺下窈窕,举足却堕冰壶中。

冰壶跨山腹,气势何其雄。

何年虎豹穴,置此蛟龙宫。

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

天孙云锦织璀璨,鲛人珠箔垂玲珑。

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耸身出冰壶,倚杖息馀峭。

举头万松巅,隐隐落斜照。

石羊纷纷望不穷,突见双龙挂寒峤。

恍惚初平兄弟骑,蜕骨遗此青天貌。

俯窥曲涧仅容膝,解衣燃烛渡深黑。

行行不尽一线明,万乳荧煌喷苍壁。

玉树罗青葱,芝田烂金碧。

谁持巨灵斧,凿此灵仙窟。

真人渺何许,瑶草纷可拾。

枰间数子势飞动,细看尚记当年弈。

人言此穴穿四明,天窗万叠开蓬瀛。

摩挲仰视众仙箓,隐见若有胡生名。

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

乃思昔日玉皇侧,看花醉卧芙蓉城。

木公徘徊向我怒,授简谪余离太清。

一落人间五千载,沧溟浩劫会巳盈。

顾瞻灵境但咫尺,奋身欲飞还不能。

倚杖还悲歌,壮心浩难遏。

却忆云门期,瓢笠候明发。

回望金华山,兹游信奇绝。

馀霞映袍袖,岚翠尚明灭。

何当蹑苍虬,长揖众仙列。

提携两赤松,永与尘世别。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