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问目的词语解释
问目的意思
拼音:wèn mù    注音:ㄨㄣˋ ㄇㄨˋ
使用场景
问目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目光或眼神来向他人请教、征询意见的情景。例如,在会议上,一个人如果对某个问题不确定,可以用眼神示意其他人给予指导。此外,问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表达出对他人的期望、希望他人给予指引的心情。
例句
1. 他用询问的目光向老师请教问题。2. 面对困难,他用问目的眼神寻求同事的帮助。
基本含义
指以目光询问,表示向他人请教、征询意见。
基本解释

(1).试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准,乃採经籍古义次为问目。” 宋 司马光 《论诸科试官状》:“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虽有善记诵之人,亦不能对。”
(2).对罪犯的起诉文书。 宋 明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台》:“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中使 皇甫遵 ,到 湖州 勾摄 軾 前来,至六月十八日,赴御史臺出头,当日准问目,方知奉圣旨根勘。”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问目的理解,例如“目无全牛”、“目光如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问目的眼神向同学请教问题。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用问目的眼神向老师寻求答案。3.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他用问目的目光寻求家长的建议。4. 大学生:他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用问目的眼神向导师请教。
故事起源
关于问目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与之相关。相传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看到孔子的仪表非常不凡,所以停下来向孔子请教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仪表和气质可以通过目光来传达,而问目也是一种向他人请教的方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问目”与“询问眼神”相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目光向他人请教问题的场景,将其与“问目”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词语结构
问目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问”和“目”都是单音节词。
详细解释
问目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问”和“目”组成。其中,“问”是动词,表示向他人请教、征询意见;“目”是名词,表示目光、眼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以目光询问,即通过眼神来表达向他人请教、征询意见的意思。
(0)
诗文中出现“问目”的诗词

高阳台.过苍虬湖舍

吹剑驱愁,挥杯劝影,湖上重与温存。

一弄荒波,客来犹道閒身。

隔年缥缈钧天梦,傍清钟、忍断知闻。

袖香熏,携向虚堂,还熨诗痕。

遮门不是閒烟水,洗秋心最苦,更托鹃春。

小阁通明,夜深孤月寻人。

褰裳手把芙蓉朵,问目成、可记灵均。

便从君,把臂黄华,相守孤根。

(0)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十

愈作唐经还蓄缩,邕知汉事谩喽啰。

假令实录成书了,其奈雍丘问目何。

(0)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六

客路厌繁暑,归怀惬新景。

枕冷梦自清,夜明窗更炯。

聊栖明月枝,胜逐西风梗。

支床甘自息,伏枥倦思骋。

惟有问目心,拳拳慕回请。

(0)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戏题四绝句以谑之·其三

欢喜缘难问目成,伽陀微密證三生。

是谁作此无遮会,四大而今尽有情。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